第六百零二章他们等得起未来(1 / 4)

陈平这人,在历史上,素来以奸狠著称。

但赵昆身边的陈平,则是一个善于理政,处事随和的一个人,虽然也有狠辣的一面,但从不轻易发脾气。

当他看到赵昆递给他的第二份奏报时,是真的火了。

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西巴尔城警卫官下令屠杀大秦商人的始末,以及被罗马南部总督包庇的详情。

这也难怪王离会多次下令斩杀马库尔斯派来的使者。

一边当婊子,一边又立牌坊,大秦会惯着你?

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西巴尔城的驻军,并不只是军部的利益,而是大秦在欧洲的战点,从长远来看,大秦是肯定会进军欧洲的。

但从章邯驻军楼兰,又可以看出,大秦目前的后勤补给,还是挺吃力的。

王离想要将西巴尔城变成大秦在欧洲的飞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其中牵扯到的问题,可谓千头万绪。

最主要的是,在西巴尔城驻军,很难自给自足。

若只是供养海军,还可以靠沿海的港口,但没有陆军在上面驻扎,始终还是一块飞地。

而且,西巴尔城原来的人口,本来就少,所以靠着沿海港口,还能够生存下去。

但大秦怎么可能驻扎少量的军队在西巴尔城?

所以,这便是问题的关键。

当初赵昆身边的人中,其他人都有自己的职位,分管一摊事情。

只有陈平和张良二人,一直跟在赵昆身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从全局着眼。

陈平十分清楚,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已经完整体现出赵昆对大秦未来五年的布局思路。

那就是,优先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问题。

如今,陈平可以说是整个大秦,最理解赵昆忧虑的人。

在其他人眼中,经过之前几年的发展,大秦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去年国库岁入超过了五万万银元,这个消息一放出,简直普天同庆。

可谁能够知道,这盛世景象背后掩藏的风云激荡?

三年前,如果有人跟陈平说,钱多了反而是坏事,陈平一定嗤之以鼻。

但是,当大秦真正遇到这种状况之后,陈平也不由得傻了眼。

这几年,他跟在赵昆身后,一直兢兢业业。

陈平自认为不是蠢人,可总觉得自己一直都跟不上赵昆的思路。

当初赵昆搞科举,陈平很不理解。

尤其是扶持六国士子,对当时的大秦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可后来这项政策,直接让六国士子归心。

在此基础上,六国旧民对大秦的归属感大大提升。

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措施,都没有做好的事情,被赵昆这一项简单的政策给解决了。

什么叫神来一笔?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初期,赵昆大力推进商业发展。

国家银行、监海局以及市场监管局成立,几乎在几个最重要的地方,对朝堂机构进行了一次换血。

从那以后,大秦的朝堂运行,几乎都围绕这三个部门展开。

改动如此之大,陈平本来以为会非常艰难。

然而,前有嬴政和扶苏镇压那些旧式勋贵,后有赵昆在背后推动各项改革,在变革之初,他就将自己的坚决意志贯彻了下去。

当时,说是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也不为过。

可结果同样出人意料。

一路行来,没有谁比陈平更清楚赵昆的强大。

很多人只觉得赵昆执政,思路犹如天马行空,无迹可寻。

但每每都有极其完满的结果。

但只有陈平知道,改变大秦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

赵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