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闺怨诗词(2 / 2)

毛笔,令其不能直抒胸臆。

不知是不是装作不知道,还是这等罪名若是被学宫饶恕,还显得文庙这帮子人不一般,柳承贤就因为这么一件事被逐出了书院。

离开之时,还是刘落雁亲自赶的马车,一摞摞的书籍,不像是被赶出去,反倒像是负笈游学,若是再加个书童奴仆相伴,估计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样一副样子诸多书院看在眼里,心中可就如同明镜一般,只觉得这个少年当真是一步登天。

唯独有一家书院不这么认为,他们那的学生私下都在议论,这个身份不简单的读书人指不定是身份被望山书院看穿了,这才被赶了出来。

至于少年究竟是个身份,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打量了一下四周,最后附身至另一个同窗耳边,轻声说道:“你还不知道吧,这个叫柳承贤的,其实是衍崖书院沈知秋的私生子。”

或许就连当年随口说道这事的封一二也不敢相信,如此荒唐的事,那个书院行脚商人听过之后居然当了真,不仅当了真,多年后竟然还弄得整个书院都知道了。

牛车上的柳承贤,一只脚搭在牛背上,一只脚蜷曲在车架上,整个人依靠在车门边上。

一边翻着手中那本泛黄书籍一边对书中那些个自己署名,却由自家先生代笔的诗词是震惊不已。

一两句诗词,尽然就勾勒出了无尽的愁绪。

句句不离忧愁,字字皆是哀怨。

“难怪先生会说那番话了,这些个忧伤词句,当真是将天下女子心思摸了个透。”

说来也是有些意思,这些个诗词大部分都是男女之情,极少有家国仇恨。

对此,那个狐媚男子是这样解释的,天底下读书人男子虽然多,但并不是个个关心天下事,大部分更关注的是哪个姑娘好看,哪家娘子屁股翘。

读书人也是人,难免也要和心怡女子说些话。

总不能当她们的面说些什么国家大事,先贤学问吧?

所以这男男女女之间的闺怨诗词才是最常被提及的。

这些诗词写得好,那才是让天下读书人羡慕的事,也是让天下女子心神往之的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多少女子,仅仅因为这么一句词,便笃定这个叫柳承贤的少年必定是风流倜傥却生性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