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耕地试点(1 / 2)

扶苏是明白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优势。

那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儿。

所以未来的扶苏一定要将所有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至少以后所有的耕地都要握在皇帝的手里。

所有的人都是为皇帝打工。

皇帝必须是全国最大的地主,也是唯一的地主。

咸阳城外的这些耕地扶苏实行新的农业技术。

他并没有给这些农民划分属于他们的土地。

这些农民统一的身份就是皇帝的雇工。

其中有一个工长。

这个工长让你们今天干什么地方的工作,你们就得去干那个地方的工作。

而扶苏将咸阳城外所有的耕地都实行集中灌溉。

它由黄河引水做一个相当发达的灌溉系统沟渠。

直接将水灌溉到农田的每一个角落。

另外扶苏还将城市当中的所有粪便集中起来,为这些土地肥料。

对于病虫害,扶苏因为化学工业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暂时只能使用生石灰和硫磺等物资进行病虫化防治。

即使这样也是跨时代的发明。

在使用生石灰以后,很多蝗虫非常快的就死了。

而硫磺杀死蚜虫的效率也相当的高。

对于扶苏手下的这些耕地。

他有的是牛马等牲畜。

普通的农民家庭根本买不起牛马。

但皇帝是谁,他是这个国家最有钱的人。

牛马对他来说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这些工地通通可以将土地翻到二十到三十厘米左右。

这样种的庄家非常牢固,即便在风大的时候也不倒伏。

扶苏快速的推广自己的农业试验田。

在整个咸阳城外自己的主产粮区开始实行大量的科技实验。

最开始那些贵族们看到扶苏把所有地放到一起耕种还觉得十分新奇。

他们认为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在小农思想的影响下,这些贵族觉得从贫困山区来的这些农民根本不会用心为皇帝耕种那些土地。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在工长的监督下,这些人在位皇帝工地工作的时候,虽然也不像以前那么用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过因为有水利系统的加持和耕地当中牛马的大量使用。

以及扶苏新上一批铁器农具。

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这些人基本上不用干多少工作就可以完成整个农田里的所有农活。

他们看起来甚至要比在之前自己家乡劳作的时候要轻松很多。

在同一时间,扶苏也命令这些农民搬迁出来。

这些农民交出的土地所在地开始进行农田改革。

那些土地虽然离扶苏较远,但也仍旧是皇帝的地,进行改造并不困难。

改造的主要内容,水利。

扶苏认为所有的农田改造第一步一定要将沟渠修到每一个农田的任意角落。

只要有水就可以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

不管你是洪水还是干旱,这些沟渠都有它对应的作用。

所以扶苏利用这种以为皇帝打工的名义,用自己耕地换皇帝雇工身份的办法。

不断的雇佣新的农民到改造好的农田。

然后再让这些农民交出自己手中的土地。

他利用这样循环置换的方式,每天都会收取大量的耕地归自己所有。

那些农民为能够给皇帝干活,为要一个官人的名头,甚至连自己家的地都不要了。

他们纷纷双手奉上自己的耕地,交给官府去打理。

扶苏实在太小看大秦国人对成为官家人的那种执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