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咸阳户口(1 / 2)

整个大秦帝国现在都处于扶苏的控制之下。

而韩信因为控制生产建设兵团。

也让他在波斯那边忙活的不亦乐乎。

据扶苏所知,韩信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通过咸阳到楼兰的大道,去波斯都城得瑟一圈儿。

在那里韩信接受到犹如皇帝驾临般的待遇。

这些扶苏都是知道的。

因为那边自己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当中有安插的锦衣卫。

他们可以看到韩信耀武扬威的样子会对扶苏进行汇报。

另外他们隔一段时间向扶苏汇报这边的具体发展情况。

不过扶苏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无所谓。

因为韩信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现在最清楚。

他就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那扶苏就让他尽量的去满足。

只要能把工作给自己干好,其他的事随心所欲怎样都行。

……

扶苏推行贵族率先上交土地的政策以后。

在咸阳城周边立刻空出大片的耕地。

这些耕地之前都是由地主找他的雇工去帮忙耕种。

其实大部分还是处于荒芜状态。

因为有些贵族根本就不屑于打理那些耕地。

但是现在这些工地都换主人了,他们的名字统一变成扶苏。

扶苏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有空余的耕地在那里闲置。

而且他这次主要就是为进行农业改革。

所以当这些咸阳城周边的沃土空出来以后。

扶苏实行一个新的计划,就是蛮荒地带土地置换计划。

在大秦帝国国土范围有很多地理环境恶劣的地方。

这些地方无法耕种且很难生存,例如大凉山。

这个时候的黄土高原还不是黄土高原。

此时黄河以上仍然是绿地遍地。

所以扶苏把自己的目光盯到这些山沟里的穷乡僻壤。

他责成当地的官员为这些地方的农民一个新的方案。

让他们从山里走出来,搬到咸阳城的农村当中。

扶苏将这些耕地划归成一个新的行政区划叫做乡村。

扶苏就是想让这些贫困地区的人,从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乡搬到这个乡村生活。

扶苏给他们的待遇是,只要你们来到乡村生活。

在土地上为我工作,那么土地上生长的所有植物粮食,都可以为这些农民所有。

你们既可以种植自己食用,也可卖给官府都可以。

这个政策在一些拥有耕地的农民眼中实在是非常鸡肋。

因为他们本身都有耕地。

而且自己耕地上种植的植物本身就是归自己所有。

除一部分农业税交官府之外。

其他的都是自己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根本自己种的都不够吃。

所以这些农民当听到扶苏的这个政策以后,虽然表面拥护,但在心中暗自嘲笑嘲笑那些从山沟来的人。

如果真的到这个耕地会不会几年之内就饿死。

因为对他们来讲,他们认为在山沟当中至少还有一些山菜和野物可以使用。

可是如果你们来到耕地,耕地上的作物你去种才有,不种啥都没有。

扶苏当然知道这一切。

所以要给这些愿意搬迁的农民一个新的政策就是免费住房。

同时计入咸阳城农村户口。

他们可以拥有咸阳城内市民相同的待遇。

未来自己的子女可以参加咸阳城的衙门雇员考试。

这个待遇一出很多农民就疯了。

他们觉得咸阳城的户口那可是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