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节 大时代的小人物(5)(3 / 3)

是不可能了,招募工人倒是有可能,所以在中国读过书的小王保长希望,能通过开办工厂,让王家镇的人口达到十万。

那时候他就是县令了,真正的朝廷命官。

张有富如意的又娶了一房小妾,他想多生几个儿子。

蔡氏一心扑在工厂上,而且她学会了读书写字,她希望能成为一个设计师。

蔡礼继续扩大他的棉花和棉布贸易,他在小石城买地建造了更大的仓库,沿河开办了十几家分号,从中国进口棉布,从美洲收购棉花,在新奥尔良建立了货栈,他希望做美洲最大的棉布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小人物也是这样,如果这些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对小人物来说,就是幸运的,因为这样的时代并不多。

有无数这样的小人物,在国内连生计都无处寻,来了美洲却迅速成了人中骄子。

原因很简单,资源多寡而已。在本土,你想做官,需要寒窗苦读,你想当设计师,需要专门培训,还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从全世界汲取艺术灵感,经过专业知识表达出来。

而在美洲你可能只是简单的复制了国内的一些技术,你就可能成为一个工业家;比常人更有冒险精神,就可能成为一个豪商;甚至只需要不太高明的行政能力,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县令。

不是移民们更聪明,更勤劳,而是他们拥有的平均资源比国内的同胞多的多。

于是在小石城出现了蔡氏这样的伤残女工成为工业家的情况;在加利福尼亚诞生了发达的丝织工业;在三才城诞生了皮革工业。中国的工业革命浪潮,终于吹到了北美领地。

让这里不再只是一个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出现了一大批优势产业,挤入了中国工业链条。而跟中国北美领地隔河相望的美国,发展势头毫不逊色,工业更是超出一筹。在这个大时代中,迅速脱颖而出,从小国向大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