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选举前夕(2合1)(1 / 4)

幕后大教皇 莱君 4801 字 2019-10-28

全世界的红衣主教,枢机团的成员,只有极其少数的一小部分日常驻扎在根尼国的教廷当中。

而绝大多数的红衣主教枢机主教,都是被分部到各个国家的首都教区当中,一般的情况下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所存在的枢机主教不会超过两到三个人,基本上都是一个人。

而像一些宗教影响力度比较大的国家,例如波兰,奥地利,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则会多驻几名红衣主教。

一些资本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会有两个人常驻。

同时主教并不等于红衣主教,而红衣主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枢机团成为枢机主教。

红衣主教可以参与大神官的选举制度,但最终投票的裁定则是由枢机团的人来制定。

尤其在古代的时期,交通和通信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必须要保证当大神官逝世之后,枢机团成员能够迅速的聚集在一起。

然后全世界各个地区的红衣主教,将由枢机团的成员们选举出新的大神官,而且枢机团的枢机主教们也可以参选。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十二世纪时期选举大神官的时候,枢机团在根尼国内投票选出的大神官继承者为当时‘圣城耶冷’教区的红衣主教。

而当时枢机团光选举就进行了四天,因为当时已经分裂出了圣主教。

而即便耶冷圣城教区的红衣主教被确认为新的大神官了,后者甚至还不知道大神官已经逝世的消息。

等到他知道大神官逝世并且还得知自己成为新任大神官之后,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后,从根尼国出发的信使才将消息送过来。

随后对方赶路前往根尼国赴任,前前后后一共超过半年以上的时间。

在这半年里根尼国便是由教皇内侍承担着大神官的权利。

所以这在古代是非常繁琐的一件大麻烦事。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得益于科技化时代通讯和交通的便利,甚至28个小时的时间,航班飞机就能够围绕着地球赤道上飞行一圈。

这可以让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红衣主教,枢机团的成员尽量在24个小时以内来到根尼国教廷之中集合。

进行大神官选举的准备。

而现如今的教廷当中。

枢机团内人数达278名,其中110位年龄已经超过六十五岁。

有52人的年龄超过八十岁以上。

这278名枢机团成员,皆来自65个国家。

其中欧洲占92名,北美38名,拉丁美洲31名,非洲26名,大洋洲14名,古东以及亚太地区共59名。

上面的人仅仅是三角体系之内的枢机团成员。

除此之外一些从三教单独分离出去的教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也拥有其深远影响力的主教甚至红衣主教。

这些教会独立组织和教廷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古时候的领主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归于皇帝统率,教廷也不会干涉独立教会的行政。

而在剩下的枢机团成员当中有1位枢机主教来自梅达会,1位来自方济会,2位来自慈幼会,甚至就连教义比较偏激的摩蒙教都有两位枢机团成员牧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位来自独立教会的枢机团成员。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之,主要还是有以下原因:

红衣主教的职责便是牧守世界各地一些较重要的总教区‘例如作为省会或首都的总教区,如米兰、巴黎、纽约、华盛顿、马尼拉’。

这些牧守各地区红衣主教都是严格归于教廷的统率,拥有三教正统的背景。

但是最早时期,圣主教和昕光教都是从圣伊丹教当中分裂出来的。

甚至在分裂的初期还受到了圣伊丹教的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圣主教和昕光教只能拼了命的和圣伊丹教争夺教区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