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9章 两派争斗(2 / 3)

伪装之王 亚丹 5290 字 2020-09-17

……

就在红军东征,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时,日本国内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936年2月25日,日本东京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洁白的雪将会被鲜血染红!

有人冒雪向警方告密:“驻扎在东京,即将调往中国东北的6军第一师团一些青年军官们,将要动叛乱,刺杀内阁要员。”

日本当局十分紧张,草木皆兵。

相官邸的门窗用钢条加固,并安装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

消息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日本国内,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日本6军少壮派军官们,迫切要求建立军事独裁,他们主张动政变,刺杀内阁大臣以达到这个目的,这批人被称作“皇道派”。

“统制派”,是以被暗杀了的永田铁山为核心,他们主张在军部的统治下,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进行平稳缓进的国家改革。

统制派提出,内阁应加强对军队的统治。

那么日本的“统制派”和“皇道派”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由永田铁山起,冈村宁次为领,建川美次为顾问的日本6军中的军人秘密团体“一夕会”,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抬出了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和林铣十郎取代宇垣派阀来充当6军领。

一夕会抬出的这三位将领,并不是听任一夕会控制的牵线木偶,反而在6军里隐约形成了以荒木为的新派系,这不是一夕会原来的宗旨。

荒木贞夫长期从事对苏俄的工作,参加过西伯利亚远征,担任过驻苏俄武官,因而特别重视苏俄,在他看来,日俄之间一战不可避免,而时间大约应该在1936年左右。

荒木的理由是,苏联从1933年到1937年,实行的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之后,国力将会大增,会对满洲产生巨大的威胁。

荒木认为,现在的日本,应该在苏联的威胁形成之前,准备对苏战争,而这个时间应该是1936年左右。

曾在德国任过武官,目睹了德国一战失败的永田铁山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战争考验的是国家的国力和纵深,而日本的国力和纵深都不足以支持一场大战。

永田铁山认为,如果日本真要在未来的大战中取胜,除了稳固已经得到了的满洲之外,还需进一步向中国关内扩张,以取得资源和战略纵深。

就这样,控制着昭和军阀一夕会的两大领袖人物分道扬镳了,分成了后来被称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的两派。

两派的分歧是,究竟是同苏俄开战还是侵占中国的华北广大地区。

实际上,这两派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两派在对华政策有一点不同。

荒木贞夫和小畑敏四郎主张,作为对苏防卫的补充,应该采取对华亲善与和平的政策,这种所谓“对华亲善和平”的内容是:

“调整日中经济关系,促使中国政府对日政策转向,设定更加广泛的亲日地区,培养具有分离倾向的亲日分子。”

而永田铁山主张用“断固排击的态度对待抗日和抵制日货的行动”。

两派虽然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永田铁山用词的强硬性铁血味更浓。

在对英美政策上,永田铁山认为,美国对远东的经济侵略和苏俄一样必须彻底排击,但是对美作战必须在对苏作战之后进行,在此之前要尽力促使美国保持中立。

而荒木贞夫、小畑敏四郎则认为,除了在日本的大6政策受到美国的干涉时,确需反击之外,应该保持和英美的友好关系。

两派之争,最终演变成血腥事件。

1935年8月12日,日本6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6军中佐相泽三郎用军刀砍死在办公室里。

永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