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0章 疏忽大意(2 / 3)

伪装之王 亚丹 5206 字 2020-09-17

裁,由各国驻沪领事自行审理。

1868年4月,根据上海道台和英美等领事商订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英美租界设立了会审公廨。

会审公廨是上海历史上,在特殊时期、特殊区域成立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与外方陪审官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

由此,租界便成为“国中之国”。

从那时开始,到后来的一百多年里,有关中国法律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的来龙去脉,人们都不得不从与西方的关系中加以理解。

整个一部中国近现代的法律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法和外国法、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之间冲突博弈而又调适妥协的历史。

到了薛华立路租界特别法庭,冯晨带着方晓曼、杨寻真,刚刚跨进法庭大门,便看到郑良才拎着两个开水瓶走了过来。

冯晨驻足,吩咐方晓曼、杨寻真道:“你们两人先上楼去,我去趟卫生间便上去。”

说着话,冯晨很有深意的望了一眼郑良才,接着便朝着一楼卫生间走去。

刚刚进入卫生间,郑良才拎着开水瓶,随后跟了进来。

“老郑,上海执行局和江苏省委已经暴露,立即联系报警员,让这些人务必在今晚八点以前转移。”

冯晨从身上掏出一张折叠着的信笺纸递给了郑良才。

“好,我立即把这份情报送到报警员家中。”郑良才接过信笺纸说道。

“报警员”属中央特科直接领导,其任务是传递敌人危害中央机关与领导人的紧急情报,报警员一方面与隐藏在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接头,一方面可以直接向中央特科领导汇报。

为预防情报人员送来情报后,但报警员外出不在家,致使情报传递耽搁,中央特科还规定,遇到报警员不在家时,由情报人员直接将情报放入报警员卧室内,写字台右边一个有暗锁的抽屉里。

报警员外出回家后,不管有事没事,都要先打开右边抽屉看一下。

从卫生间出来,冯晨直接到二楼去办理逮捕令去了。

郑良才把水瓶送回办公室,借口家中有人得了急病,请假半天,离开了租界特别法庭,紧急送信去了。

同郑良才暗中联系的秘密报警员叫熊国华,郑良才火急火燎地带着情报,来到熊国华家中,家中只有熊国华的老婆,熊国华外出不在家中。

“嫂子,国华到哪儿了?”郑良才踹着气焦急地问道。

“上午就出去了,说是下午回来,他外出从来不告诉我他到什么地方。”

“哦,那我把东西放到他抽屉里,他一会回来你提醒他一下。”郑良才嘱咐道。

接着,郑良才来到熊国华的卧室,掏出身上的钥匙,打开床头旁边写字台右边锁着的抽屉,把写有名单的信笺纸放进里面。

在郑良才离开熊国华家不久,熊国华回来了,他刚刚跨进家门,便问老婆道:“家里的酒壶在哪儿?我去打两斤酒回来。”

“喝,喝,喝死你!刚才老郑来过,说东西放在你抽屉中。”熊国华的老婆着脾气说。

“知道了,快把酒壶给我拿来。”熊国华似乎没有听到老婆的话。

熊国华接过老婆拿过来的酒壶,转身出去买酒去了。

特科设立报警员的办法,使地下党组织多次以这种方式逃过了敌人的追捕,然而这一次却因熊国华的疏忽出了大事。

熊国华到外面转了一圈,打了两斤酒,买了一斤熟牛肉,又吩咐老婆炒了几个菜,便开始独自自斟自饮起来。

喝起酒来,熊国华早把组织纪律抛到了九霄云外。

特科规定,报警员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情,必须先打开卧室写字台右边的抽屉,看看有没有重要情报。

熊国华当晚喝得酩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