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主角(时也命也)(2 / 2)

,遇到危难寻找朋友帮忙讨还人情时也毫不留情,哪怕朋友为之付出生命代价。

简单来说,成为康斯坦丁的朋友或亲人,是一件十分麻烦而危险的事情——

他可以为你两肋插刀,可有需要时,他也会插你两肋几刀。

实际上,在漫画故事,康斯坦丁的很多朋友都因为与他的关系死去。

这家伙堪称坑队友的专家。

而他还时常靠撒谎与欺骗摆脱困境,有人形容他为“赌徒的灵魂,银行家的心”。

——这样一个奇怪而又复杂的角色,充满了人性的高尚与卑劣,哪里是一般的男演员能演好的呢?

要演好约翰·康斯坦丁,几乎需要老戏骨级的演技,不然就非常容易流于形式。

甚至,连形式上的感觉都表现不出来。

然而,那些有足够演技的老戏骨,又有几个还能出演商业大片的男主角呢?

要知道,为了商业上的需要,大片的男主角要求其实还蛮多的——

首先,要帅。脸不行的,如现在的杰克·尼科尔森之流,您还是老老实实去演《闪灵》和小丑吧!

其次,年纪要适中。在好莱坞,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大部分时候只能演儿子和弟弟,三四十岁才是正当打的年纪。

最后,气质要正。邪气太重的,如凯文·史派西等,还是当反派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吧!

……

这样圈圈点点下来,适合当大片男主角的演员,往往演技水平都只是及格线水平。

就算偶尔出几个如梅尔·吉普森这样演技与票房号召力同时达标的,戏路的限制也往往会非常窄。

实际上,随着奥斯卡评委会的老龄化加剧,好莱坞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分野越来越明显,演技大神与商业巨星之间,也越来越难以兼容了。

如果说女演员中,偶尔还能出一两个凤毛麟角,那男演员中,就连这种偶发性事件都很难出现了。

虽然,这种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是2000年以后,但1996年的现在,其实也很明显了。

起码,就算不用基努·里维斯,夏洛特一时半刻也找不到适合的男主角。

何况,他还有必须使用里维斯的一系列理由。

这种情况下,怎么优化剧本扬长避短,怎么调教基努·里维斯,让其尽量贴合康斯坦丁的气质,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其实,你还不如自己演康斯坦丁算了!”

查理兹之前倒是提过这么一个方案,虽然夏洛特觉得很不靠谱,

“我气质一点都不堕落好不好!?”

导演先生辩解着,

“尤其,我连酒都戒了,现在只喝格瓦斯——”

“可你是个真正意义上的驱魔人,而且还经常骗人骗鬼怪吧?”

“……”

对于这一点,夏洛特倒是确实无法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