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万圣节(2 / 2)

经常拍摄特效电影,手里有一个特效工作室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虽然看起来跟个皮包公司差不多,但幽灵党工作室也算是个特效工作室了。

不过,工作室的工作完全是靠着夏洛特和艾丽克西斯弄出来的特殊技术支撑起来的,缺少人力。所以当碰到特殊技术无法处理的画面时,就不得不进行转包了。

当然,这是老枪的理解。

但即使夏洛特知道自己使用的是法术渲染,根本不是什么电脑特效,他也觉得,为工作室加入一些能做正常工作的员工很有必要。

尤其,夏洛特最近还琢磨了一个特殊的计划……

“总之,先不管以后的事情,尽快搞定《断头谷》的后期吧!”

夏洛特下定了决心。

毕竟,这部电影,可是关系着他能否真正晋升一线商业片导演的……

实际上,一般的商业片导演,很少有只靠三部电影就晋升一线的。这固然有资历问题,但更多的,却是导演们没法保证自己每部电影都盈利。

与明星们一样,拍摄了失败的作品,导演们同样会身价下跌。

何况,与专注表演的演员们不同,导演是必须对电影的成败负责的,哪怕是那种大部分权力都被制片人卡死的导演。

也就是说,电影的成败,其实对导演的影响更大。

而《致命弯道》与《忌日快乐》两部小成本恐怖片票房的连续爆炸性成功,使夏洛特成了不少投资人心目中的赚钱小能手。

这种情况下,如果算得上大制作的《断头谷》,他同样能够成功驾驭,并取得不错的票房的话,那他就能彻底在好莱坞常见的那批投资人心目中,建立起不败金身。

——信心这种东西,虽然很多时候虚无缥缈,但一旦掌握了它,却等于拥有了最强的武器。

战争如此,股票如此,电影,亦是如此。

对一个成功的商业片导演来说,到底是什么支撑了他的地位?

才华?

有这个可能。

但反过来说,那些文艺片导演就没有才华吗?

伍迪·艾伦被称为好莱坞少有的文化人,能在电影中体现出文化的感觉,绝对算得上才华横溢。

可如果是一部商业大片,却绝少会有片商选择他做导演。

片商们宁可选择那些经常被评论批评的商业片导演,如斯皮尔伯格,甚至迈克尔·贝。

真正支撑了一个商业片导演地位的,是他过往的票房成绩,是投资人们因为这些成绩,对他拥有的信心。

而《断头谷》,正是夏洛特竖立投资人们对他信心的关键一步。

不过——

“派拉蒙为什么想把《断头谷》的首映式放到英国呢?”

看着安德鲁·凯文·沃克发来的消息,夏洛特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