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去县城(2 / 2)

是要送客人走的时候了,谁知王家来的孩子们哭着闹着不愿走:“我不走!我要在大姑(大姨)家过日子!”

孩子们的幼稚话引来大人们一阵的哄堂大笑,王洪英哭笑不得,却也不能真的留下他们在家里过日子。

送走了客人们,王洪英忙着洗碗刷锅清洁厨房,刘余金就忙着收拾一些东西明天去县城带着。

先要给的是向主任家,年前给的那点咸货、兔肉、山鸡肉,只怕过年这几天早就吃的光光了。现在既然知道家里不会缺少,那就多带点。带上两只咸鹅、两只咸鸭子,咸货到了二月就不那么好吃了,这些差不多够他们家吃到月底。六只干兔肉、四只干山鸡肉,黄花菜、干蕨菜也还有很多,各带上一包。年粑粑在城里也算是难得的,涝上二十个带上。还要给糖果柜台的营业员带上一只咸鹅、一只咸鸭、两只兔肉、两只山鸡肉、十个年粑粑。至于赵厂长就不带了,他的办公室是集体的,给一个不给一个还不如都不给,就像他们家的一句老话:宁冇一村不少一户。

忙完厨房的王洪英回到堂屋,看到刘余金放在蛇皮袋里的生粑粑子,眉头皱了皱:“你拿这个多难看,怎么不带拓的粑粑?那个又黏又软又好看,城里人都爱吃。”

这里做年糕有两种,一种是生粑粑子,做法是把吃干水的粑粑湿面,做成海碗那么大的扁圆形,放到蒸笼上蒸熟。另一种是熟粑粑,做法是把吃干水的粑粑湿面,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蒸笼里蒸熟,蒸熟以后,还要放到瓦盆里用木棒揣很久。保证每一块都被揣过之后,再揪成一小团一小团,放在木雕的模子里拓成一个个带花的粑粑。一般这种粑粑都是办喜事或者送人用的,很少用来自家吃。所以,当王洪英看到刘余金拿生粑粑子而不拿拓的这种专门送人的粑粑,就有些不理解。

“我是觉得拓的粑粑时间放不长,年前已经送了八十个过去,我怕他家一时半会吃不了就该坏了。”

“那你拿一半拓的一半生粑粑子,这样也显得尊重人家。”

最终,刘余金还是听了媳妇的话,换下一半的生粑粑子下来。到了县城先去的商场,把要给向主任和售货员的东西放下,再去找赵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