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欢送知青(2 / 2)

愿白养着这些下放学生也不再眼红他们的清闲,更不会逼着他们下田、下地干活了。

然而,社员们消停了,那些下放学生们却开始出幺蛾子。粮食在这儿除了大米就只有少量的小麦,倒是没有什么可争得,但是瓜果、家禽就成了这些下放学生们惦记的美味。

这时候虽然早已解除大锅饭生活,但是队里集体的菜园子、猪圈、鸡舍、鸭棚什么的都没有分到个人。不过倒是给各家也留了几分自留地种菜和黄瓜、菜瓜等瓜架子,还有的人家养了几只鸡、鸭下蛋给孩子们加餐补补。

然而,就是这些为了家里孩子才种的瓜果和养的鸡、鸭,就叫这些无所事事的下放学生们给盯上了。他们不敢偷摘集体的,但是敢明着摘个人的。他们摘了你的瓜果,还不能骂、不能说,否则,下一次就会报复性的糟蹋瓜秧子。还有,谁家养的鸡不能跑进下放学生们住的大院,一旦跑进去了,他们就理所当然的宰杀吃了。你要是找他们要鸡,他们就理直气壮的说:现在都是集体财产,谁敢说那鸡是自家私有的?你要敢答应说是,那就拉出去批斗!鸡也好、鸭也好,虽然社员都知道是大队干部允许养的少许几只,但都有些提心吊胆,只怕真出了事,大队干部不认。因此,这些下放学生一威胁就都只有忍气吞声的认倒霉。

就这么两年下来,这些下放学生对于树塘生产队的社员来说:简直是比来他们生产队里公干的工作组还要厉害的主,惹不起也躲不起,只能期盼着这些人能够快快的离开他们这地方。如今政策一下来,别说这些下放学生们兴奋不已,就连这儿的社员、队长都长舒了一口气,恨不能买几挂炮仗放放,庆祝庆祝。

要说!别人家的知青都是要自己想各种手段、靠走门路的办法才能拿到一个回城的名额。而他们家的下放学生全部都是大队干部想办法给他们挣名额,并且挣到了,统统是一次放过,大队干部还真就放鞭炮各种欢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