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木堡之变(3)(1 / 2)

未及第二日天亮,大明皇帝朱祁镇要亲征瓦刺的消息传遍了皇城。

邝壄闭门不出,来打听消息的皇亲权贵一波又一波的赶往距离紫禁城中轴线以西,五里外积英巷的邝府。

自瓦刺出兵压境以来,邝壄一直宿于内阁日夜不休。但昨日面圣之后,邝壄破天荒直接从乾清殿回了积英巷邝府,紧跟着皇帝朱祁镇下旨定于两日后亲征瓦刺。

不安的气氛笼罩整个北京城的上空,沉闷寂静,压得人透不过气。

朱祁镇于太庙祈福,敬别列祖列宗。

满朝文武大臣长跪太庙外不起,恳求皇帝收回成命。

朱祁镇跪坐蒲团上,手中三支檀香飘起袅袅白烟。他合眼祈求祖宗庇佑此战大捷,让他像列祖列宗一样凯旋而归。

他很兴奋,恨不得立刻与蒙古鞑子战于阵前,杀他个片甲不留!

朱祁镇在太庙拜了两个时辰的祖宗,文武百官也跟着在太庙外的青石砖上跪了两个时辰。

烈日当空,秋老虎最是毒辣。

武官尚可,文官有体弱的接连晕死在太庙外。

文武百官周围,站定二八十六个锦衣卫,皆身材壮硕,体态容貌一流。乌纱帽、圆领飞鱼服、鸾带、长刀。

唯有当中一人,腰间配的是绣春刀,与其他锦衣卫不同。

袁彬承袭了父亲锦衣校尉的差使,他腰间那柄绣春刀正是先帝明宣宗赏赐于其父的。后来袁彬顶了父亲差使,连通锦衣校尉、绣春刀一并袭了。

袁彬一双细长吊梢眼精光熠熠,紧盯场中文武百官以防暴起。

袁彬右手紧握绣春刀柄,左手四指并拢朝下一挥。

两名锦衣卫迅速冲出,快步走到昏厥的文官跟前,一人一只手架在文官胳膊下轻轻一提,二百来斤重的文官似棉花一样被轻松提起。

文官两只脚离地,被锦衣卫迅速架出了人群。

一滴汗从袁彬的乌纱帽中顺着额头淌下,他看了看眼前病恹恹的群臣,又看了看金碧辉煌大门紧闭的太庙殿。

袁彬知道这些自诩清流的臣子不怕砍头,才敢到太庙跟前跪请皇上收回成命。昨日在乾清殿闹了一回,今日早朝主张亲征派和反对派又大吵了一架。

如今皇上在太庙祈福,他们又像是商量好了,齐齐过来跪地不起。

袁彬知道皇上心慈,不会真要了这些人性命。但袁彬更知道,想要皇上放弃亲征,除非江河倒流星月逆转。

皇上啊,看似亲和好说话,实则打定主意后比任何人都执拗。

一个时辰后,太庙里送出一道口谕,凡来劝阻陛下亲征的文武群臣,全部罚俸一年,并于明日一早交呈贺表一份。

口谕才宣完,第一排最右那个清瘦的文官突然暴起。

事发突然,锦衣卫没来得及控制,他便一头撞死在了大理石蟠龙柱上。

原本还算有序的群臣,一时间混乱不堪。

袁彬左手向上一挥,驻扎在护栏外的禁卫军倾巢而出,银白色的刀子抵在群臣身前,在日头下折射出银光。

派出去打探的锦衣卫回来,凑近袁彬道:“校尉,死的是户部侍郎张简。京中官员的俸禄拖了大半年未发,这张简是个清官,家境又贫寒。家里老婆孩子早已经揭不开锅,如今上头罚俸一年,只怕是想不开才撞死的。”

袁彬听罢,道:“去告诉皇上,有人以死劝谏。”

锦衣卫道:“那要不要先通知王振公公?”

袁彬浑身一震,紧闭双眼想了半晌道:“先通知王公公。”

大明朝是皇上的大明,但皇上之前,还有一个王振。

见锦衣卫欲提步离去,袁彬看着对岸蟠龙泣血的双眼,微微叹口气,喝止道:“照实说!”

锦衣卫脚下一顿,点了点头。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