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静海侯(1/3)(1 / 4)

翌日。

王琛睡得正香喷喷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钟鸣。

当!

当!

还响个没完没了。

被吵醒的王琛无奈地朝着外面看了看,黑漆漆一片,尼玛,谁脑袋犯抽拼命敲钟?

其实他倒不是困,只是天气冷,躲在被窝里暖和。

正想蒙住被子继续睡,外面传来一下人的声音:“公子,老爷吩咐我喊您起床参加早朝。”

早朝?

什么早朝?

王琛当时没反应过来,随即才响起昨天老太监说的话,赵匡胤让自己参加早朝呢。

只是他有点纳闷,才几点啊就参加早朝?

他拿起床边上的手表看了眼,我靠,才凌晨一点钟样子啊!

不过正事要紧,王琛只好对外面应了一声,“起来了。”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她们手里端着洗脸水、拿着牙膏牙刷,开始伺候起王琛。

对于这种腐败的生活,王琛半点推辞都没有,任何丫鬟们帮着自己把朝服穿上去。

嗯,上朝得穿规定的衣服,唤作朝服。

王琛还没正式被册封为龙图阁直学士,只能先穿正五品开国子的朝服,上身是朱衣,下身则是绯色罗袍群,还要戴方心曲领,挂玉剑、玉佩、锦绶等等,反正自己穿的话会非常麻烦。

趁着穿衣服的时候,王琛和其中一个个子比较高挑的丫鬟闲聊,“义父每天上朝都这么早吗?”

“家主不每天上朝。”丫鬟给他束着大带,解释了一句,“宫里也不是每天开朝会,没有固定的日子,只要朝钟响了,才会起床参加朝会。”

好吧,王琛还以为每天都要上早朝。

合着根本不是,他不由回想到了有人说宋朝五日一朝,那貌似是王安石提出来的,如今赵匡胤时期,还没有这个说法。

王琛咂咂嘴道:“可这四更天上朝也太早了吧?”

其中一个穿着翠绿色衣服的丫鬟抿着嘴笑道:“公子,五更要准时开朝会,您不四更起来去候着,难道让皇帝等您呐?”

衣服穿得差不多了,先前那高挑丫鬟递过来一块弯的象牙板,“公子切勿忘记了笏板。”

王琛接过笏板瞅了瞅,“这玩意干啥用的?”

高挑丫鬟似乎早就被王继恩交代过,很认真回答道:“此物古时候是大臣朝见天子之时,用来记录天子命令和旨意用的,如今有纸张了,变成了身份的象征,不过偶尔也有大臣王记带纸,会把朝会重要内容记录上去。”

得。

开朝会还要做记录。

王琛只好把自己的小本子和钢笔拿了出来,塞进衣兜里,以防待会要记录东西。

……

离开家。

在文德殿门外朝堂的东庑里面等候。

在这里,王琛见到了很多北宋著名的历史人物,曹彬、潘美就不用说了,还有北宋开国名将石守信、高怀德、李继勋、沈义伦等等,倒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没看见。

据说王继恩介绍,赵普被调出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去了,反正就是失宠了。

另外,王琛还看见了赵匡胤的四弟魏王赵光美,嗯,这货挺惨的,之前叫赵匡美,后来避讳赵匡胤改成了如今的名字赵光美,等到明年宋太宗登基后,他又避讳宋太宗名讳,改名为赵延美。

既然魏王出现在这里,那么赵匡胤的两个活着的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自然也在。

大概等了一个多小时。

眼看时间快到五更天了,众人才陆陆续续朝着大庆殿而去。

今天是大朝会。

不同于往常的日常朝会,能来参加的基本上都是宋朝有头有脸的人物。

本来这种大朝会只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