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重生(2 / 2)

重生狂野年代 钱西峰 4251 字 2019-11-12

等他好不容易凭着自己努力,趁着这飞速奔跑的大时代,终于闯出一番新天地时,已经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最可怜的是才三岁的小妹陈可黛,不仅在懵懂幼年时失去了父爱,还将在读幼儿园时永远失去母爱,这极大影响了她的人格成长,小学勉强毕业后,她再也不愿意读书,这世上从此多了一个郁郁寡欢的打工女孩。

小妹后来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直到陈笃重生时,她仍然是单身,容颜却比大她十三岁的哥哥还要苍老。

1995年,因老同学出手相助,陈大康得以提前出狱,面对家徒四壁和一双不幸的儿女,这个饱受打击的男人彻底消沉下来,直到十几年后陈笃终于小有成就,早已两鬓斑白的他才稍稍恢复了些生气。

“既然我重生到这个时间,那就一定要改变这个局面!”陈笃大口喘着粗气,脑海中急速回忆着事情的内幕,这些都是很多年后,他旁敲侧击地从父亲那里打听出一些只言片语,然后再加以延伸推断出来的。

陈大康原先是前屿镇中学民办教师,三年前,已经上了环的妻子于金凤莫名其妙地怀了孕,两人都不忍心去做引产手术,遮遮掩掩地把陈可黛生了下来。

事前可以躲藏,事后的惩罚却是逃不掉的,陈大康的民办教师被撸掉,好在他有师范进修时结识的同学恰好来前屿镇当镇长,总算给他安排了一个新的位置,中学校办厂厂长。

听上去似乎很威风,可要知道1987年的校办厂,不过就是一间小卖部而已,出售些文具零食,一年也做不满两千营业额。

陈大康拿着38元的最低月工资,一个人守着这家所谓的校办厂,从文具零食起步,逐渐增加了冷饮饮料、书包玩具图书等经营项目,小卖部营业额在一年后达到了两万。

新镇长上任不久,就在全镇农村大力推广薄荷种植业,得到授意的陈大康向信用社贷款一万元,购买了机器设备,上马了薄荷油提炼厂。

88年夏天,前屿镇第一次薄荷大规模收获,陈大康的工厂全部收购下来,给种植农民创造新增收入近十五万元,提炼出来的薄荷油通过镇长介绍,卖给了临安中药厂,获得了二十万元的收入,当年还掉贷款后还多了四万纯利润。

一时之间,新官上任的镇长,陈大康,以及广大农民种植户们都扬眉吐气,前屿镇也在县里大大出了风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去年夏天那场风波带来的后续影响,临安中药厂的薄荷脑外销业务在今年完全断绝,陈大康提炼出来的薄荷油彻底卖不掉了。

而这一次,他需要支付给全镇薄荷种植户的收购款高达三十万。

老百姓只关心眼前利益,赚钱后会扩种,卖货后就想着钱,这阶段就天天有人去校办厂讨钱,焦头烂额的陈大康只能隔三差五地去请求镇里出手相助。

这个淳朴勤劳的前民办教师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后来被称为“倒春寒”的大局变化,他的老同学在残酷的压力下,已经不得不决定放弃他了。

而今天这场即将发生的悲剧,就是妥协后的结果,陈大康注定会成为给这次“农业大跃进”陪葬的牺牲品。

如果陈笃没有重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