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以点带面(1 / 3)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6483 字 2019-11-12

易知足没料到王鼎会提出这个要求,与两年前那次见面相比,王鼎似乎苍老了不少,精神也差了不少,想到对方已是七十四五的高龄,他不由的暗叹了一声,或许此番离京,便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笔 趣 『 阁 .『biquu.

略微沉吟,他才道:“江南一战,虎头蛇尾,匆匆与英夷签订《江宁条约》,听闻中堂对此颇为不满?”

听他如此问,王鼎慢条斯理的擦脚穿鞋,又披了一件外套走到门口吩咐下人退出院子,这才在易知足对面坐了下来,开口道:“几日不来,可是怕老夫不待见?”

易知足一笑,“在下是怕让中堂失望。”

“林则徐上过一份折子——《师夷长技以制夷》,老夫看过,也赞成。”王鼎缓声道:“不过,对于《江宁条约》老夫确实不满。”

点了一支雪茄,易知足才道:“早在元奇创建之时,在下就曾说过,眼下大清是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个大变局,不仅是指东西方格局和世界格局,也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

与英吉利一战,我们不要只仅仅看到英吉利的军事实力——船坚炮利,更应该看到英吉利船坚炮利背后所隐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

说到这里,他一顿,“与英吉利一战已经过去一年,中堂对这场战争以及《江宁条约》的签订是何看法?”

王鼎还在琢磨那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听的问,他不假思索的道:“屈辱!”

“朝野上下的看法估计都差不多。”易知足轻叹道:“不过,在下却是觉的庆幸!”

“庆幸?”王鼎讶然道:“庆幸英吉利为大清带来这一数百年罕见的奇耻大辱?”

“知耻而后勇。”易知足沉声道:“没有这一场战争,朝野上下,官绅士民依然沉浸在泱泱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这一场战争若是再推迟十年二十年,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堪称理想的结果!”

王鼎一阵无语,“这个结果还堪称理想?”

“确实是堪称理想!”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如今西洋各国诸如英美法德意俄等国都在加快推行工业革命,大力展工业,积极展军事工业、船舶制造,这场战争若是推迟十余年,将会吸引西洋所有强国参战。

东西方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利润,而且大清富裕辽阔,拥有四万万人口,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商品倾销市场,所有西洋强国对于军事力量薄弱的大清都垂涎欲滴,只要有机会,谁都不会放过。”

王鼎听的一阵无语,只是一个英吉利就能打的大清焦头烂额,若是有五六个强国联手来打,那后果简直是不敢想象。

缓缓的喷出一团烟雾,易知足接着道:“《江宁条约》的签订,结束了这场战争,制止了战争无限扩大升级的可能,四个通商口岸的开放,为大清了一个全面了解西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平台,也为大清了一个快展工业的机会。

这一场战争,为大清赢得了二十年时间的黄金展机会,让大清有了与西洋各国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大清的富饶和充裕的资金,大清完全有机会赶其他西洋各国,及时赶上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最后一次浪潮。”

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还浪潮?最后一次浪潮?王鼎彻底的无语,愣愣的望着他出神,早知道这小子野心大,却没料到竟然如此之大,居然要跟西洋各国争抢殖民地,瓜分世界,这小子难道真有不臣之心?半晌,他才闷声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易知足一楞,随即反应过来,轻笑道:“抢占殖民地是为了进行经济掠夺和打开市场,在下身为元奇大掌柜,自然不甘心错失这难得的良机。”

听的这话,王鼎暗松了口气,道:“说说你的大致设想吧。”

呷了口茶,易知足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