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记者的议论(2 / 3)

刺激1995 愚乐 7043 字 2020-06-12

伤了他爱国的热忱。”

“李记者这话在理,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也都有难言之隐,既然杜秋自己不想提,咱们又何必自讨没趣,别聊这个了,换个话题吧。“冯记者很会调节气氛,挥手说道:”杜秋认为中国经济最迟20年之后超越东瀛,你们觉得可能么?”

“不可能,20年后能有东瀛的一半就不错了。”

“我也觉着不太可能,别的不说,就光照相机这一块咱们中国就比不上东瀛,瞧瞧,尼康、佳能、理光,全是日货……”

冯记者挑起话头,热热闹闹的讨论了几句之后,趁着大巴车转弯的时候,重新坐了下来,对戴着太阳镜,坐在窗口位置上的孙少洁说道:“我刚才这样,算是完成你们老刘交代的任务了吧?”

“冯大哥辛苦了,回头我让运来亲自给你道谢。”

“我跟老刘这么多年的老交情了,说几句闲话有什么好谢的。”冯记者比刘运来大两岁,是抓着50年代尾巴出生的人,有个很有时代感的名字,叫做冯红旗,他双手抱着后脑勺,朝椅背上一靠,说道:“少洁啊,你和老刘两个也忒狡猾了,把我瞒的好辛苦。”

“我们什么时候瞒过你了?”

“两个月前你们家老刘放着金饭碗不要,跑来云城打工的时候,我就一直纳闷,他是个愣头青,做事不看后果,可你不是啊,你是女中豪杰,精明的很,怎么就不制止他瞎胡闹呢?今天开了眼界,才发现你们夫妻俩是遇到了刚起家,但是还没发家的汉高祖刘邦,想当从龙功臣,赚一笔大钱啊!”

“冯大哥你说书呢?”孙少洁为之莞尔,撇清道:“现在天下太平,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可不敢造反,也没机会造反。”

“现在是商业社会,一个大公司就相当于一个国家,以杜秋的能力和眼光,骁龙以后肯定不得了,说不定能成为像微软那样的跨国公司。”冯红旗朝孙少洁那边靠了靠,小声问道:“少洁,老刘在骁龙的工资,是不是和那个杨帆差不多?”

“人家是海龟,运来是土鳖,怎么可能一个价,差远了,你要是真想知道,自己去问运来,我说出来怕他丢脸。”孙少洁人情练达,用自嘲含糊了敏感的收入话题,问道:“冯大哥,你也想跳槽?”

“我翻过年就40岁了,两个孩子都上高中了,既没闲心,也没胆子折腾,再说我家的黄脸婆可没有你开明,我要是敢辞职,她非活剥了我不可。”冯红旗长吁短叹了几句之后,问道:“老刘办的是停薪留职,组织关系和人事档案还在新华社,杜秋知道么?”

“知道,运来这么做还是他建议的。”孙少洁见瞒不过他,只好解释道:“运来和杜秋签了个君子协定,现在先帮他打工,跟他学习互联网知识,等过几年条件成熟了,两人合作办个新闻类的网站,所以暂时留着新华社的关系,以后可能用得着。”

“老刘这是当地下工作者啊?”冯红旗笑了,说道:“我就说嘛,老刘都辞职了,怎么上个星期还去找郭社长汇报工作,原来是组织上派来的卧底。”

“运来上星期去找郭社长是因为别的事情,和骁龙没有关系。”这时大巴车停在了酒店门口,孙少洁叮嘱道:“冯大哥,这事千万别外传,不然运来很难做。”

“放心,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嘴严实的很。”

刘运来为了观察记者们的反应,安排了两个卧底,自己则找了个借口没有坐大巴,而是开着陈大为的帕萨特提前来到了酒店,他在门口一边欢迎众人,一边分发修改过的通稿,等到冯红旗的时候,问道:“老冯,情况怎么样?”

“很不错,大家对杜秋的观感都很正面,这次互联网大会结束之后,他肯定能名声大噪。”冯红旗快速翻了翻通稿,称赞道:“老刘你水平见长啊,写的真漂亮,尤其是这个标题,拟的好,知识改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