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八方风雨(一)(2 / 3)

然连尸体都没有留下一具。

那个伪军团长乱七八糟的供述,不仅没有让日军能够确定袭击者的身份,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日军的视线。但不管是谁干的,大批物资被抢,部分炮兵加上一个步兵中队被消灭,日军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以日军一贯的瑕疵必报做法,那里会轻易的放弃?日军调动和行动的速度很快,一时之间整个晋南战局,因为一个小小的西窑沟之战,便从林县又被拽回了陵川。不过负责这个方向作战的三十五师团,在调动大量多的参谋研究之后,还是认为是八路作案的可能性大。

除了八路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在皇军对他们扫荡的时候,偷袭皇军的补给线这种玩的异常熟练的战术之外。军装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八路的确大部分都装备很差,缺乏弹药和重武器。但并不是说,八路一点装备精良的部队都没有。

从战区周边的整体态势来看,除了八路之外也没有其他力量,还有这个能力和胆子来偷袭。从偷袭西窑沟的手段来看,除了极端没有武士道精神,只会在背后下手并擅长偷袭和夜战,经常这么干的八路之外,重庆军可没有这个本事。

还有该部在夜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也不是同样不擅长夜战的重庆军能够具备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南京方面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就装备了法制重机枪。十里岭一线该部两个营被消灭,所携带的部分武器落入八路手中是极为可能的。

尽管还有些不确定,但三十五师团所有参与研究的作战参谋,都一致的认为对这支部队的扫荡和清剿,必须按照对八路作战的办法来。如果按照对付重庆军的战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参加清剿的部队全部两手空空。

八路组织严密,极为擅长在情况不利之下分散突围。以机动灵活的方式,从合围圈上寻找到漏洞,在逃之夭夭后在重新编组起来。同时他们非常善于蛊惑老百姓,让老百姓主动为他们打掩护,这也是他们屡教不灭的原因。

用对付八路的办法,同样可以对付重庆军。可如果要用对付重庆军的办法,却对付更为难缠的八路,大部分的结果都是什么都抓不到。不管偷袭西窑沟的这股武装是不是八路,用这个战术肯定是适合的。

同时所有参与研究的人都认为不仅这批武器,是绝对不能落入缺少武器和弹药的八路手中,以免让他们如虎添翼之外。更要防止他们借机向晋南渗透,不能让帝国陆军的忙乎,反倒是成全了他们。

不过虽说鉴定偷袭者身份的时候,耽误了一点点的时间。但下面的日军动作效率,却是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此刻陵川境内的日伪军,在得知西窑沟一线的战况之后。不顾鹤田沼楠的一再反对,将原本配合鹤田沼楠作战的,三十五师团所属日伪军全部抽调回来。

除了以一部以西窑沟为核心,向周边山区扫荡以搜索偷袭者之外,另外调集大量的部队沿着壶关与陵川的交界处布防。尽管一时没有确定偷袭者的身份,但各方面的日军行动目标很明确就是山区。

日军认为这股偷袭者不管是谁,是绝对不敢渗透到平原地带的。他们的消失,可定是进入了山区。尽管日军在某些方向发现了大量重载马匹的蹄印,但还一时还没有发现这股偷袭者的确切行动方向。

除了调动自己的参战兵力之外,三十五师团长亲自找那位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要求他的主力全部北上,在壶关与壶北交界处重新构筑一道封锁线。并明确作出承诺,未来可以将晋东南所属五县,以及豫北的林县、辉县全部划归他的防区。

并允诺他可以在扩编一个师,武器装备方面由全部由日军解决。已经运到的一批英制装备,优先补充给他的部队。如果他能肃清豫北以及晋南的八路,日军方面还可以考虑,在给他扩编部分部队。

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