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个排长的遗憾(2 / 3)

子元,在部队打扫完毕战场之后。看着因为打了一个大胜仗,又缴获了这么多武器装备和弹药,而相当心满意足的这个营几个干部,却是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那股抵抗顽强的伪军,此时真正的身份也已经查明。这股伪军不是本地人,而是从东北调来的伪满军体系部队。而且这支伪满军也不是一般的伪满军,之所以在战场上抵抗异常的顽强,是因为大部分人的身份相当的特殊。

这些身份特殊的人在成为伪满军之前,也曾经是一名军人,而且是一名曾经长期坚持在敌后,与日军浴血奋战多年的抗日军人。他们原来的所在抗日部队,有一个名称叫做东北人民抗日联军。

这支从关东军调来的伪军,正是以这些熟悉游击作战的前抗联叛徒为主。编入了一批曾经在东北长期清剿抗联,反游击作战经验丰富,手上沾满自己同胞鲜血的伪满山林警察一部组建的。

在本地伪军大部分指望不上,不仅大部分与八路或是其他方面眉来眼去,而且战斗力低下,简直就成了八路的军火库了。整个三十六师团自身的防区又过大,兵力有些不敷使用的情况之下。由三十六师团长亲自出面协调,从关东军调来了大约五百多人的伪满军。

东北漫长而极其寒冷,气温经常低到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峻气候,以及地广人稀的整体环境。让在东北坚持抗战,本身就比关内任何一个战场都要艰苦的多。零下三十多度的漫天风雪,无补给、无冬装的作战,使得抗联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而日伪军在抗联活动区域,有开始了进行集团部落、归吞并户的办法。将大部分的居民,都赶入他们严密控制,甚至是重兵把守的集团部落内,切断了抗联的补给来源。使得抗联的生存环境,更加的恶劣。

无粮食来源,甚至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连棉衣都穿不上。空着肚子在深山老林之中,还要面对日伪军不断地清剿和扫荡。天上日军飞机甚至二十四小时的不停顿搜索,使得无棉衣、无补给的抗联连火都不能点。

在这种环境下作战,不单单是对部队的战斗力考验,更是对人的意志力考验。恶劣的生存环境,日伪军频繁的拉网扫荡。使得大批意志不坚强的人,或是因为被俘叛变,或是无法忍受越来越艰苦的环境,被日伪特务拉拢叛变。

眼下的东北抗联大部分部队,都已经溃散或是瓦解,或是已经战死、冻死在深山老林之中。大部分的高级将领战死,或是被叛徒出卖而牺牲。由山林队改编的几个军,大部分已经投敌。剩余的部分人员,除了留下少部分人坚持之外,大部分人陆续退到了江北。

而东北的日伪军在对抗联作战的时候,这些反咬一口的叛徒是最疯狂的,也是对抗联威胁最大。这些人熟悉抗联的活动方式,熟悉抗联为了过冬而设置密营设置的方式和位置。甚至就凭枪声,就能判断出周边活动的是那一支抗联部队。

这些叛变之后什么都不顾,一心只想着在新主子面前表现。用头一天还在一个锅里面搅马勺,在一个密营里面吃野菜战友的鲜血,给自己换来荣华富贵的叛徒。带着日伪军摧毁了大量抗联为了过冬,想方设法囤积粮食和棉衣的密营。

而没有了这些密营,在零下三十多度、漫天风雪的深山老林之中,抗联压根就没有办法生存。不用日伪军围剿,就是冻也都冻死了。这些叛徒在东北带着日伪军将抗联的密营破坏余烬,几乎彻底的摧毁了抗联的生存基础。

原来日伪军在清剿抗联的时候,都是采取白天进山清剿,晚上撤到开阔地休整,根本就不敢在山林里面过夜。白天连续作战、转移的抗联部队,到了晚上可以休息一下。但是随着大量熟悉抗联的叛徒出现,日伪军不分昼夜的开始在山林里面追击、清剿。

抗联陷入困境,甚至可以说是绝境。这些熟悉游击战、抗联生存作战方式的叛徒,可谓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