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伏击战(2 / 3)

横飞的战场还是有一定印象的。再加上山西的民风,本就不是那么彪悍的。

当年有着强大兵工厂依托的晋绥军,装备为国内诸军阀之冠,但战斗力也只是一般。打防御战还是有两下子,但是在其他的方面就差了一些。这万一这些新兵都被吓跑了,在想动员回来可就困难了,

刘雁来抓紧时间给新兵上政治教育课,李子元则耐心的等待着日军运输队上套。第一天的平静,并未影响到李子元的心态。而第二天上午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李子元还是很有耐心的安抚着明显心态多少有着急躁的部队。

当熬过中午的烈日后,到了下午壶北县城那边总算有了动静。下午两点,一支由五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在一辆摩托车的引导之下驶进了李子元的望远镜里面。看着望远镜中的五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李子元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

见到日军的车队已经越来越近的李子元,一挥手让钱德福指挥部队立即进入了伏击阵地。而他自己则带着郭小山,将一个用五枚手榴弹改成的地雷快的埋在了公路上。将引线伪装起来,一直放到了伏击阵地上。

部署完毕之后,见到日军的车队还有一段距离。李子元一边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日军车队,一边不断的估算着日军车队的行驶度。以便确定拉雷的时间,让用手榴弹改装的这枚地雷挥最大的作用。

但随着日军的车队越来越近,李子元却感觉到了不对劲。上次他观察到这条公路上,有日军的补给车队通过。随行押运的兵力虽说不使用伪军,而是全部都用日军,但一般不过一个步枪组。

可这次五辆卡车上,居然有一辆卡车上全部都是全幅武装的日军士兵。前边开道的摩托车上,一挺歪把子机枪也虎视眈眈的不断瞄向公路两边的青纱帐。也就是说这次日军的护送兵力,远远地过了上一次他观察到的。

最让李子元感觉到意外的是,护送兵力后边的那辆卡车上,居然站的全部都背着手枪,挎着军刀的日本军官。此次日军进山的车队与以往的不同,让李子元很是有些看不明白。但有一点他很清楚,这支车队绝对不是单纯的运送补给那么的简单。

敌情要比预想严峻的多。虽说只有日军一个小队,但是在加上那些军官,李子元还真没有把握能短时间的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部队里面新兵过多,自己兵力也并占据绝对的优势。自己在主力的时候,一个加强连都不见得能短时间解决日军一个小队。

更何况眼下兵力一部占据绝对优势,二战斗力与老部队相差也不大的自己。看着越来越近的车队,打或是不打两个念头,在李子元的脑海里瞬间转了一个来回。但此刻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的他,犹豫也就是转瞬之间。

咬了咬牙,李子元亲手接过那个手榴弹改装成拉雷的引线。同时下了死命令,他这边手榴弹不爆炸,绝对不允许开枪。只要他这边的拉雷爆炸,那边先可手榴弹和机枪招呼,所有的机枪集中火力先打护卫车。

至于那辆前导的摩托车,他交给了刘连明和郭小山两个人。他告诉刘连明先打机枪手,然后再敲掉驾驶员。如果可以李子元更希望刘连明,能一枪直接打爆那辆摩托车的油箱。但这个想法也就是想想,要想真的实践刘连明还差了一点火候。要是郭老三在,还有这个可能。

也许是这一段时间之内,这条公路上异常的平静,让日军的这个车队很是大意。即便从他们出现在李子元望远镜之中,到进入伏击圈需要转过两个拐角。而公路两侧的青纱帐,也严实的遮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但日伪军的车队,并未进行任何的减。

就在李子元刚刚接过拉雷的拉线的时候,日军车队先导的摩托车,已经一头撞进了他的伏击圈。当这辆摩托车出现在李子元的视线中后,李子元并未急于拉火,而是估算着日军车队的行进度,以使得那几个用五枚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