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困境(2 / 3)

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在原来的壶北基干营被拉走后,上级没有恢复原来的建制,而是将壶北地方武装缩编成一支基干游击队。

形势好,自己能打开局面,这支部队随时可以升级。如果形势恶劣,迟迟打不开局面,小部队轻便灵活,生存能力要远高于规模较大的部队。壶北县境内的形势过于恶劣,恐怕这才是上级下这个决心的原因。

但不管上级当初的决心是什么,对于李子元眼下的处境,没有任何的帮助,也无法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分区那边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李子元知道眼下的局面,自己能靠的就只有自己。

想了良久,李子元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走。实在不行,进入壶北西北方向的八松岭余脉之中活动。但伤员怎么安置,对于他来说却是最头疼的事情。九名伤员之中有五名无法单独行走,如果带上就只能乘坐担架。

先不说带着五副担架自己怎么行军,就说自己也实在没有那么多的人去抬担架。一个伤员需要四个人抬,五个伤员就需要二十人去抬。这么一来自己眼下不多的战斗力,基本上都扔在了抬担架上。

一旦在行军的途中与敌军遭遇,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按照刘连明侦察的情况来看,无论向那个方向突围,与日伪军打遭遇战的危险都相当的大。可要是就地安置在这里,这五名伤员基本上可以说就丢掉了。

这里不是二区那样的稳固区,虽说是三不管的地带,可最多也就算是一个游击区。如果这里建设成堡垒区,那么这里天然是一个后方医院的良好驻地。可眼下问题是,不可能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将这里建设成稳固区。

在眼下这里甚至连游击区都算不上的情况之下,将伤员就地安置在这里,基本上就等于抛弃了。从这里老百姓对自己并不欢迎的态度来看,一旦日伪军搜查到这里,这些人搞不好会直接将伤员交出去。

李子元知道这样不仅对部队的士气,打击是相当大的。而且自己也无论如何,不能将这些伤员都抛弃了。但带着走,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件更加吃力的事情。现在部队老兵和骨干损失很大,新兵占了大部分,本身战斗力就不强。在带着这些伤员,是走也走不了,打也打不过。

想了想,李子元将干部还有郭老三,连同那个老兵油子贺会章都找到了一起,想要拿个一个主意。这个时候有些一筹莫展的李子元,还是决定召开一个诸葛亮会,大家商量一下究竟怎么办。

因为没有复制设备,李子元可不舍得在地图上标识敌情。而且就算他舍得在地图上标识,在座的人能看懂的也没有。所以他还是老习惯,用树枝和石子在地上标识出了眼下的敌情。并将刘连明外出侦察的情况,详细的和所有的干部都交待了一番。

李子元说完眼下部队所在的困境后,边上强撑着病体的常娟道:“队长,你不用考虑太多。我和所有无法行走的伤员都留下,给我们留下点子弹和手榴弹。只要保住了你们,壶北的抗日大旗就倒不下。”

对于常娟的这番并未出乎李子元意料的话,李子元翻了翻白眼道:“指导员,麻烦你闭上你的嘴。老子从当排长的那天起,就没有丢掉伤员的习惯。大家都是生死弟兄,我不会在任何的时候,丢下兄弟们自己逃命的。”

“我找大家来,是要商议一个办法。不是要告诉大家,老子被鬼子打的受不了,要丢掉自己的兵自己去逃命。老子的兵,老子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也永远不会将他们扔给小鬼子不管。”

李子元的话音落下,常娟却是毫不退让道:“队长,可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日伪军,带着我们这些伤病员你怎么突围?难道真的要让大家全军覆灭在这里吗?你是队长,你要考虑的是全队的安危?”

“你将我们留下,也不是扔下不管。我这个指导员,还在陪着大家坚持。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