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大局已定(2 / 2)

独断大明 官笙 3738 字 2019-11-08

孙传庭看着毕自严,没有说话。内阁被否定的草案不是一个两个,二楼的那些议员,对内阁的议案意见很大,理由最多的就是‘舍本逐末,民心渐丧’。他们认为内阁的这些改革方案,会伤害地方民心,不利于当前的形势。

毕自严面沉如水,压着心里的火气,道“你们不去请他们吃饭了吗?一点作用都没有吗?”

站在不远处的内阁中书郑友元,上前道:“诸位大人,这些人软硬不吃,倔强的很,怎么说都说不通,其中几个是万历朝的进士,翰林,资历,辈分都极高,下官也不能过分。”

朝廷其实最怕的就是这样的官吏,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忍受着他们的口水,以往他们没有权力还罢了,现在掌握着权力,要是死犟着走到底,内阁还真没办法。

靖王脸上也出现一抹恼怒,道:“皇上不是说让内阁规划议会的权限吗?我们就给议会的权限大大压缩,或者提高投票的要求,让他们封不了我们的奏本!”

孙传庭摇头,道:“这些需要皇上点头,现在我们要尽快通过这些政策,在年前颁布,风声已经放出去,如果拖到年后,会有损内阁权威,动摇‘新政’信心。”

汪乔年刚要说话,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郑友元耳边低语一句,又退了出去。

郑友元看向毕自严等人,道“皇上刚刚从宫外传旨,明天要在二楼开个简短会议,请内阁,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都要在场。”

孙传庭顿时就道:“想必皇上知道内阁的事了,要帮我们解决。”

内阁的麻烦,终归是国政,乾清宫不会坐视不理。

毕自严微微点头,道:“那就等一天,明天再说。对了,漕运那边说有四十万银子,什么时候能收上来?”

孙传庭没想到毕自严突然转折,稍做沉吟,道:“我已经在催。漕运原本归属在国贸寺,现在又属漕运司,我正在准备进行改革,包括国贸寺,不能让他们躺在衙门里等银子送上门……”

毕自严听出了孙传庭里话里有话,但没有计较,他相信孙传庭,然后又看向靖王,汪乔年,道:“你们的事情准备好,找个时间,请皇上主持一次阁议,将明年的大事情定下,不能拖了。”

“是。”众人皆是点头。

眼看到年尾,今年的总结,明年的计划,都要尽快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