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搞一发神迹(1 / 4)

九尾狐发来了警告,郭松也不敢再这么继续躺了,决定找个由头起床干活。但这个理由真的不是那么好找的,很有可能被定性为欺君。

由于这件事情是瞒着很多人的,所以也无法找荀攸、张廷等人商议。

“不如就去祭祀九尾天狐吧。”甄姜想出了一个主意,把郭松带去祭祀九尾天狐,搞一个仪式,然后郭松在众目睽睽之下复苏,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夫人,你是个天才啊!”郭松抱着她啃了一口,大笑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甄姜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就是不想动脑子。这么简单的办法哪里要我想?”

“好!那咱们赶紧安排,天之内搞定!”

“好。”

要安排一场祭祀,首先就是理由。比如节气、纪念日等。甄姜找的理由是九尾天狐的诞辰,三月九,天狐生。在这一天,要为九尾天狐举行盛大的祭祀,献上贡品。

根据郭松的三条原则:世俗化,综合性,普适性。

对九尾狐的祭祀内容作出了基本规定,如婚姻、财富、子孙、官位、才学、健康等普通人都会有的诉求,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用兵、施政等国之大事,都可以受到九尾狐的保佑,将它从神兽,直接拔高为综合性的的天神。

普适性则是从祭祀的条件出发。可以雕像,可以画像,可以上香,可以跪拜,献祭大的可以是牛羊猪三牲,也可以是钱、谷、花等小东西。

强调一个,只要你信,足够虔诚,无论是献出牛羊,还是一个铜板,一束鲜花,都可以得到九尾天狐的赞赏与庇佑。

同时,又设立了两种特定的食物,一种是面饼,一种是野菜,都是开春季节就能得到的寻常食物,进一步降低普通百姓参与该祭祀的难度。

在甄姜准备祭祀的时候,圣旨到了。

听完圣旨,郭松明白为什么女娲要大发雷霆了。何进这一步棋,直接将军了!没有士族会反对这个新制度,因为这是把国家交付给士族的制度。制度这种东西,它没有诞生的时候,没有人理会它。一旦它诞生了,那么必然会有一大批人为之奋斗。

就如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思想家已经提出了更加优越的制度,能够确保更多人的利益,那么,这种制度被付诸实行,就是必然的。国家、民族会为了实现这种新制度前赴后继,奋战百年,牺牲千万去追求它!

女娲想要推翻这种制度是不可能的。因为九品中正制,就是下一个时代的标志,是历史的潮流,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必然。

何进没有提出科举制,是正确的。因为印刷术、造纸术还不具备普及书籍的力量,因为交通条件还不足以让朝廷控制住每一个考点,因为知识分子的数量还不足以将教育大规模的普及。甚至,因为农业落后,大部分人还无法在生存之外,留出时间来读书。

郭松在一郡之地搞科举,和何进在全国搞科举,是两个不同层级的概念。中国太大了。

甄姜把圣旨放在床头,柔声问:“祭祀照旧吗?”

“照旧。”郭松阴沉着脸,缓缓地说:“何进已经掌握了天下大势,事情只怕难了。我必须开始准备迎敌。”

郭松已经无法想象接下来的局势了。如果真的因为九品中正制,导致天下归心,汉朝再度中兴,开启下个二百年。郭松除了老老实实当一辈子诸侯王之外,再无其他可做之事。

女娲的态度是个谜,她是否会直接发起诸神之战,来左右形势?

可九品中正制已经提出了,历史潮流已经注定。在汉朝愿意确保士族利益的情况下,任何的“造反派”,都会是死路一条。

“女娲是写剧本拍戏给天道看的。如果说天道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话。很显然,此时此刻的何进,比任何人,任何神,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