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2 存了不少钱了,商议出路(2 / 4)

农门纪事 秋烟冉冉 8419 字 2019-10-27

汪汪。

一般人不敢做,也做不好。

只有少量上了年纪的阿婆们,才敢给姑娘们捻面,而且,还得是儿女双全,儿孙满堂的人,才会被人请去捻面。

刘老太正是这种有福气的人。

虽然儿子不孝,儿媳凶悍,但总归是子孙兴旺。

她发现,这附近会捻面的人很少,而她自己,在村里给即将嫁人的姑娘们捻面,已经捻了三十多年了,手轻不痛且捻得好。

做这种活儿,看着给钱,都是送了鸡蛋红糖外加一点红包钱,红包钱有多有少,看姑娘家的家底给了,从九十九文到二三百九十九文,不等。

她做的鞋底极结实,巷子里的人们,是慕名来求。

老太太一个月,也能赚上百文零花钱了。

童从文给人画作,写文稿,一月也有二三两的收入。

林大娘子和林翠绣花做鞋子,林大柱开茶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林园说道,“爹,娘,你们想在京城长住呢,我就在附近买宅子去,不想长住,便不买了,只租宅子吧,钱留着回丰谷县买地买山去。”

林大柱抽着旱烟,想了想说道,“京城再好,到底不是家乡,咱们的根基在丰谷县,在秀水村呢,林氏族人也大多住在那儿,就算现在不回去,将来哪一天,我和你娘还是回去住吧,你们年轻人随你们自己的安排,我们老人还是住乡下为好。”

林大娘子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趁着年纪不老,在这儿多多赚些钱,过几年还是回家去住。”

林园明白他们的想法,一辈子在田里操劳的人,离开田地后,怎么过日子都过不习惯。

何况,还离着族人那么远。

她便说道,“成,按爹的意思办吧,到时候抽个空,我回去一趟,买地买山。”

林恩道,“还是我回去,你陪父母。”

林大娘子笑道,“你们俩孩子,现在吵什么?到时候再说。”

……

目标一确定,林家人又有了活力,更加努力的赚起钱来。

林园把大额的银子,全都存进了钱庄里,只留散银备用,将首饰攒起来,预备将来给林翠做嫁妆。

小巷子的尽头,有家女子学堂。

是附近的几户平民人家,家里请不起先生单独来教自家的女儿,一起合资办的一个女子学堂。

先生有两个,也全是女子。

一个教作画和诗文,一个教器乐和礼仪,。

是林家人刚搬来的那几天,办起来的。

刚搬来时,林园手头上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加上对学堂的环境不了解,林园没敢让林翠去。

这会儿家里又不缺钱了,又听说那学堂的口碑不错,女夫子们不是从官宦人家家里出来的,便是书香世家的妇人,家落没落后,才走上教学这条路的。

环镜不错,夫子们的出身不错,林园便放心让林翠前往就学。

林翠得知那儿有家学堂开始,就开始向往着前往学习,她知道家里举家搬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便不好意思提出来。

这会儿听林园说,准备送她去学习时,是又惊又喜。

“我十三岁了,年纪会不会太大?上学的不都是七八岁,十岁左右的小娃子吗?”林翠想去,又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林园笑道,“那儿有分班呢,有孩童班,有少女班。你上学的话,就会分到少女班里,班上有七八个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你不好意思什么呢?”

林翠有些不相信,直到林园拽着她去了学堂,看到坐了一屋子的女孩子们,她才放心下来。

心中更是欣喜,她终于可以上学了。

因为是京城,而且是有系统的教学,因此,学费比童从文在家乡时收的要贵不少,一两银子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