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击(2 / 2)

在,正白旗的火力开始倾泻到他们身上。

在后三排弓箭手的掩护下,清军也开始向前发起反冲锋,他们的步甲兵纷纷挺起长矛,侧身倚着长盾,徐徐前进。

不过此时,清军火力不足的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前来围攻的毕竟是整个禁军。

成建制的禁军,算上骑兵足足要有四五万人,而多尔衮成建制的正白旗满洲兵,却只有一万余甲。

战场上人数的差距往往占据决定性,这样悬殊的情况下,唯有单个士兵质量上的巨大落差才能弥补。

可惜的是,眼前这支禁军,却足以称得上是如今整个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

论起单打独斗,他们或许比不上狗急跳墙的满洲兵,可论起结阵向前、缓慢围歼的战术,他们却比对方更加熟练。

在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的情况下,张世泽率领的靠近了多尔衮阵前的巴牙喇重步兵。

一阵激烈而沉闷的盾牌撞击后,明军长矛手的优势尽显无疑。

正白旗的巴牙喇们虽然身披重甲,手中持着虎头大刀,但却被压的直往后退,毫无还手之力。

一旦他们杀了一个禁军兵士,第二线的盾矛兵马上就会顶上来,替代自己的前排。

两伙装备、战法完全不同的敌人厮杀到了一起,禁军较为保守,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刚好完美克制了清军的集群冲锋。

多尔衮的八旗军虽然号称精锐,但现在已经不是从前,大部分满洲兵都得过且过,成了躲在蒙汉绿营兵身后的老兵油子。

此时他们面对的,却是长期在国内历练,并经历过中原等地搏杀的禁军,更别提他们还拥有本世纪最前沿的装备了。

数量上本就属于劣势的清军,再也不能打出多年以前以少胜多的战绩,相反,他们逐渐开始不支。

很快,随着中央战场上其余明军、蒙古军及朝鲜军逐渐击溃其余清军,多尔衮与他的嫡系正白旗,很快就被三面合围了。

有胆子比较大或者还心存侥幸想要骑马突围的,也有一些干脆就是呆立在呆场的。

很快,正白旗那不堪一击的军阵宣告破裂,整个战场上便陷入了一面倒的杀戮之中。

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挥刀的换成了明军。

他们的骑兵骑在马上,抽出马刀,扬起,再用力劈下,刀口划破甲胄和血肉的声音与马蹄践踏在人身体上传来噗噗的闷响声奏成了血腥的交响曲。

只是片刻的功夫,整个战场上便再也没有能聚起抵抗的任何一支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