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纪全球最强(2 / 2)

己被赦免了,正在那偷着乐呢,包括张秉贞,这屎蛋怕不是读书读傻了,这都没听出来,也在那穷开心呢。

赵四正想着殊死一搏,但转念又一想,自己贱命一条,以前在朝廷也就是个守备的官衔,虽然建武朝廷是乱党,但好歹也混到了伯爵的官身,死了也再没什么遗憾了,还能让弟兄们保全身家性命,似乎是有些道理。

想到这里,赵四又回头朝下面看了一眼,就连自己下属都已经扔下刀枪,就只等着一声令下,就开城放官军入城了,哪里还有甚么战意。

若这个时候自己下令死守,只怕立马就要变成千夫所指,这帮狗娘养的下一刻就要拿着老子的人头献给皇帝请赏。

不死守,直接投降倒好办了,但是自己咋办,洗白白等着皇帝进城之后把头砍了堆叠京观?

这个时候,赵四感觉到人生处处是昏暗,无论怎么选择,自己都逃不脱个死的命运,你说说从前咋就一个不小心犯了浑,跟着朱常淓这狗娘养的玩造反干啥。

现在倒好,朱常淓二话没说,拍拍屁股出关还做他的王爷,自己他娘的要被砍头祭旗了。

只是这么个死法实在太窝囊了,赵四是个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的主,当下也明白再顽抗没有任何处理,直接把刀把子收起来,向城下来人喊道:

“那个神武军的什么千总,你能不能跟皇上说说情,就说俺赵四不想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被砍头,就算死,也要战死在辽左!”

“安排个危险的去处,越危险越好,老子若是再投,就不是爹生娘养的!”

下头的神武军千总传完了话正等着对方回话,此时听见赵四的话,下意识就把这话当成他们唯一的要求,想都不想便点头拨马会阵。

这一幕倒是看得城头内心忐忑的赵四一愣,这货居然能有这么好心,二话不说直接帮自己求情去了?

不多时,崇祯皇帝听着神武军千总的话,也是根本没料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你说这些藩王,造反闹事情个顶个的强,带着大军一到,投降起来也是一个赛一个的快,这到底是图啥呢。

本来还想着看看自己军队攻城战斗力能什么样,这下愿望算是落空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倒还有个好处,死的人少了,孤儿寡母少了,报社和厂卫对外又能夸大其词的吹牛逼了。

至于怎么吹,什么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之类的,吹呗,往吓人了吹!

这吹的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就容易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这支军队真了不得,战斗力真强,到最后,外出基本不用打仗,旗帜往那一摆,对面投了。

不然你以为鞑清那满万不可敌怎么来的,入关之后又为何到哪哪投,崇祯皇帝算是明白了,鞑清这个年代吹战斗力,后世还有些包衣“无不怀念我大清”,拼命给继续吹,吹成十七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那好,既然鞑清是东亚最强军队,那朕就要把战斗力往更高了吹,东亚最强算个屁,朕麾下的大明军队,是要吹成十七世纪全球最强军队的!

最好这次叙功的时候,再搞出一个民谣,关于朕文治武功,御驾亲征不可敌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