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围孔府(下)(2 / 2)

。”崇祯皇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赞叹一番后忽地问道:“孔先生为当代圣公,想必该是博古通今了,对于‘华夷之辫’,可是有什么独到见解?”

闻言,孔胤植轻抚胡须,面露微笑道:“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

“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子曰?我子你老u。

崇祯皇帝听见这么熟悉的两个字眼,差点当场暴走,不过身为皇帝,自然不能有什么说什么,看着自以为满腹经纶的孔衍植,又静静道:

“圣公说的不错,朕深以为然。不过圣公可知,孔子可舞文、亦善武!”

“《史记·孔子世家》有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吕氏春秋》又载,‘孔子之劲能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篇》也说,‘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既然是来孔府,崇祯皇帝之前必定有所准备,就是想要赤裸裸的打脸,他们武力打不过自己,就算是辩论一番,也要让他们哑口无言!

说着,崇祯皇帝又给自己满上一杯,一饮而尽道:“朕还听说,孔圣的父亲能文善武,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可是道听途说了?”

听见此问,孔胤植已经是是大汗淋漓,擦擦额头渗出的汗珠,心虚应道:

“陛下所言不错,‘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此出于《淮南子·主术训》。”

“然今日之孔氏,可还是当初之孔圣?”崇祯皇帝紧接着又问。

见孔胤植连连擦汗而回答不出话来,崇祯皇帝冷笑几声,起身负手边走边自顾自道:“朕曾听几则趣闻,因不识真假,便说来让圣公一辩。”

“孔圣得意弟子子路,乃是头戴公鸡冠的好勇之人,手下一帮学生,个个能文善武,是真是假?”

“孔圣之父叔梁纥曾力挺城门,力可达千斤,这应该是假的。不过朕又生出一问,既然叔梁纥气力不过常人尔尔,又何来力达千斤之说?自吹自擂吗!“

“孔圣曾周游列国,其师徒在陈蔡之间被围,据说不少学生都站不起来,只有孔圣一个人,还在活蹦乱跳,不停地抚琴高歌,此是真是假?”

“这这这......”这个时候,孔胤植已经是汗流浃背,擦都擦不过来,因为擦汗的缘故,宽大的衣袖都湿了半身。

这位皇爷哪里是不知是真是假,他是心里都明白得很,故意在拿这话敲打自己,偏偏的,他说这些话还就是平日里孔府众人心知肚明却不愿提及之事。

不知为何,他看见崇祯皇帝猛然回头,那股如同利剑一般直戳内心的眼神,却是一丁点本该知道的东西都想不起来,只能是忙不迭的点头。

“是...是真的......”

“那么,圣公,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崇祯皇帝向前两步,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般站在孔胤植身前,淡淡问道:

“如今之孔氏,可还是当初之孔氏?”

“如今之孔氏,怕是早无能文善武之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