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第一次夹击波斯之战—22(1 / 3)

凉州区自从成立以来,就面临着官僚制度的巨大考验,如今随着时间的不断延伸,体系也变得愈发壮大,而内部造成的各种问题也已经凸显出来,优姬是行政效率的低下,更是让苏宁揪心不已。

而在这件事情上,与凉州区相关的那些官府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部门反应之迅速,让后来的众人都惊叹不已,但有的部门反应之迟钝,更是让他震惊不已。

好在苏云和诸葛亮对这一点并不是全无思想,准备在他们上学的那个地方叫师妹,就会经常的向他们介绍国家运行的基本原理,各个部门的职能当然也会牵扯其中,至于如今运行的特色和现状,更是会毫无保留的介绍给他们,这一点和1800年之后的那些学校有着显著的不同,至少在苏联看来,如果不为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一本优秀的使用说明书,那么他们对这个国家能够为他们带来的所有希望,将会缺少一种整体的理解感,而为人民服务那句话恐怕也很难因此而实实在在的落实下去。

所以他们正是基于这些了解才对自己的上报行为作出了安排,如果用作家向出版社投稿的方式来比喻的话,那么他们毫无疑问犯下了一个一稿多投的严重禁忌,不过如今一稿多投也不是什么事了,在那个出版社掌握话语权的时代里,一稿多投当然会被认为是对出版社的冒犯,因为有可能两家出版社同时选择了你的稿件,这样就会出现一股二卖的不合理局面,出版社当然会打着维护自己利益的幌子,禁止这种情况出现,但实际上,无论他们是不是引用作者的稿子,都必须与作者进行反馈,今天的是非标准判断都应该用他们和作者签订的具体合同作为最终的判定依据,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同时签署了两份合同,那么他才是真正的一国二脉的犯罪者。但只允许作者徒弟一家,出版社,那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根本不利于保护作者的版权和著作权,要是出版社推了他的稿子,换上一个名字进行发表,那岂不是很难维权?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之下,司徒云和诸葛亮才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那就是将他们掌握的信息,跟所有有关的部门都反映一下,看谁的反应速度比较快,那就说明他们的行政效率比较高,至于那些反应比较慢的部门,在看到其他的部门也掌握了和他们一样的情况,并且做出迅速的反应之后,他们该做什么就是不需要司徒云和诸葛亮交代的事情来,这也是监督的一种好方式,虽然在1800年之后,还没有广泛的推行开来,但在这个市公司,涂云和诸葛亮已经将之完美的运用起来。

在这样的监督体制之下,整个凉州体系只需要四成的部门能够进行正常的喘气,那么其他的流程部门就得跟着他们的节奏一起喘气,尤其是那些不经常参与为人民服务这项伟大健身运动当中的臃肿部门,如果他们的喘气节奏跟不上正常的节拍,那么毫无疑问将会受到众人的鄙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怎么着也得做出一定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同行的差劲评价,早晚会招来上级的认真审视。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再出现什么问题,那么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即便是不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他们也会担心机油的问题会被放大处理,那样的话,对于现任的官员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于时任的官员恐怕更是如此。

不过很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很紧张,司徒云和诸葛亮的那些情报,有些部门就压根没有派出任何人员协助他们进行调查,倒是他们所在的那几个情报部门立刻根据他们的情况忙碌起来,有些核查账目的人员,甚至在当天晚上就已经赶到了诸葛亮的驻地,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们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个叫做诸葛亮的家伙,竟然突然的消失不见了司徒云也没有想到自家的这位老搭档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