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先雇佣你的士兵,再雇佣你的国家—3(1 / 2)

华氏城的战斗结束之后,恒河流域已经有大半落入到了扬州体系的手中,只是这里的治安压力依旧非常之大。按照常理来讲,古代印度曾经多次遭受过外来者的侵略,他们对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应当有着比较先进的经验,这句话当然不是在夸奖他们,而是在说他们逆来顺受的程度,应该不会为苏宁的人带来太大的麻烦,但事实却证明,他们依旧需要像以前在信德地区所做的那样,在当地的统治过程当中,施加巨大的压力,甚至苏宁在分析完某些情报之后,一度想让白起到这里来担任执政官。

当然,他的想法不可能得到体系高层的普遍同意,虽然在贝特洛下台之后,苏宁的权威得以继续膨胀,如今的他在体系内,俨然成为皇帝一样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命令一经签发,便会被得到彻底的执行。但是动用白起这种事情还是会受到人文主义的坚决抵制,虽然这样的声音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尖锐,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苏宁就会变得越发小心,他总是有一种文人般提防诽谤的情怀,故而在这个时候的他也没有准备将白棋拉到这里来。

但是恒河流域会是将来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他们进一步向缅甸方向发展的重要前进基地,倘若这里不能很好的归附,那么必将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不可估量的隐患,所以对于这里的民政管理,必须成为体系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要在当地保持足够的军事威慑,毕竟除了内部的肖小之徒之外,他们也需要担心邻近几个政权的强势觊觎,比如说那个叫做百乘王朝的家伙,他们就将给苏宁的队伍带来巨大的威胁。说起来这个译名有着诸多差异的王朝,原本也是孔雀王朝的继承者之一,但他们自从在德干高原北部安营扎寨之后,就没有再向当年的孔雀王朝的核心地区,也就是刚刚被苏宁等人占据的恒河流域发展。

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对这一束大的粮仓就无动于衷,倘若这里的局势陷入混乱,那么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印度中北部最大的帝国来说,想要挑战一下根基尚未站稳的外来帝国,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于是一场新的战争被凉州体系推上了他们的计划安排之中,只不过这一句话安排的实现并不依靠着他们,征战了大半个中亚和南亚地区的汉朝军队,而是从遥远的西方大秦帝国,苏姐而来的雇佣兵军团,他们将会是对付德干高原北部大多数政权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祖先当中,或许有很多人跟随过亚历山大,参与东征,但他们的脚步停在了新都库什山脉以北,并没有对北印度和中南印度完成征服,但是这一次新都库什山脉的大门,早就已经掌握在汉朝兄弟的手中,而他们的力量甚至不需要在北印度有所展现,因为他们的敌人是在中北印度的百乘王朝。

当他们从地图上看到这个帝国的时候,有些人不仅懊恼的抱怨起凉州体系的军事路线安排,要知道他们在南下的时候完全可以从正北方向发起对这一帝国的突击,而不需要绕道东北方向对这个国家展开进攻。

但是实际上恒河流域一直是印度的重要文明发祥地,这条河也有他们的圣河之称,甚至到了1800年之后,也有很多人也能够喝到成盒的水而感到骄傲,即便那时候的恒河之水,已经变得污浊不堪,但也无法阻挡他们的这番崇拜。

这就很好的证明了恒河流域对于印度文明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像这样的核心地区,他们是不可能放弃的,从这里发起进攻才是堂堂正正的决战。

而且如果从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发起进攻,那么在西北印度已经有一块地盘儿的凉州体系便可以轻而易举的从背后发起进攻。

至于这块地盘是如何拿下的,那当然要归功于当年的白起,他在信德地区和旁遮普地区的高压政策或是当地的居民,很快的融入到了凉州体系之中,此后,他便开始按照当年希腊人入侵印度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