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塞满刺史府(1 / 2)

说罢,苏宁就开始答题了。

1,此人生于瑞士伯尔尼。

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发表光电效应的论文。

2,此人获得博士学位的高校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这也是他父亲的母校。

3,斯蒂文斯奖。

这个奖项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

4,美国土木工程协会。

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旨在奖励在侵蚀控制、泥沙以及水道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国内有清华大学的王兆印教授,在2011年获得该奖。

5,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

这位是真会拉小提琴,比此人的父亲造诣高很多。

说起来,这位仁兄也是苏宁的同行,他在1917年发表的《音乐简史》。对于学科史专家们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五道题目全部答完,苏宁还有些意犹未尽。系统的眼睛则是已经瞪大:“好家伙,你深藏不露啊。”

苏宁闻言,不禁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你这个问答召唤系统,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啊。要知道我了解的山楂,可不止一两个。”

系统轻咳两声,无视了苏宁的傲娇。

苏宁见状,笑得见眉不见眼。而他的旁边则白光一闪,出现了一名白人男子。

“美国泥沙专家,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向诸公报到!”

他一张口,就是一句标准的汉语,惹的苏宁惊奇的咦了一声。

系统头在旁解释道:“这是语言自适应功能的效果。你召唤出来的人才,都会在本身母语的基础上,叠加你的语言能力。”

苏宁拍案叫绝道:“如此一来,他们适应汉末社会也不成问题了。”

系统摇了摇脑袋:“只是交流没有障碍而已。很多风俗和忌讳,你都得给他们说一下才好。”

苏宁大汗:“我也不知道风俗忌讳好伐。本穿越者可是个外来户啊。”

系统嘿嘿一笑:“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说完,系统不知从哪里弄了本书,坐到桌边浇了一盘水煮肉——真的是用水直接煮的——有滋有味的过起了悠闲的小日子。

苏宁却不管他,带着汉斯·爱因斯坦出去与众人见礼。

张绣和张任没想到师父就这样把他们丢给了苏宁。他们正有些不知所措,还好关羽发现及时,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

张任还因为比武的时候,自己杀红了眼而攻击木枪损坏的苏宁,而要求关羽转达他的歉意。

关羽一笑置之,心想苏宁如果连这点心胸都没有,那他的志向也不会有太多人来支持。

正在这时候,苏宁带着汉斯·爱因斯坦来到他们跟前。

张绣看到这个高鼻深目的家伙,惊奇的蹦了起来:“这里怎么会有骊靬人?”

苏宁微微一愣,才想起来甘肃一带的“罗马人后裔”。他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上,更是在各种文艺作品上露脸。但实际上,这些罗马兵团流落到汉朝的后裔,其实只不过是西域人内迁之后的结果。相关说法,在学术界也不是主流认知。

不过,张绣的说法倒是给了苏宁一个好点子,这厮就坡下驴,干脆谎称道:“这是我的一位骊靬人朋友。他叫汉斯·爱因斯坦。”

关羽闻言大怒:“汉斯,汉死,我大汉还没死!”

苏宁登时无语。

还是张绣这个凉州人出来解释道:“骊靬人取名字,并不按照中原传统,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所以听起来很是怪异。不过他们居住在凉州已经数百年,对于汉朝的忠诚,已经和凉州人没有区别。”

苏宁在心里为他竖起大拇指。这结论下得太妙了。和凉州人对汉朝的忠诚一样——凉州人有多少忠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