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严打(2 / 3)

达几千字的判决书。全是之乎者也,百姓也听不太听懂,但最后一句斩立决,还是听明白了的。

现场顿时一片欢呼,人们高呼青天大老爷。

最后霍独耳团伙七人,加上昨天晚上吊上去的五个,被一桶冷水泼醒,全部拖到码头边的荒草滩子上。

后者也被苦主们指认出,曾数次参与抢劫。那没什么好的,一同上路。

随着刽子手雪亮的大刀落下,十二个脑袋相继落地,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从此这个为祸淮江数年的犯罪团伙,彻底宣告覆灭。

景衍面无表情的盯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脸色煞白的淮江县令:“你可知罪?”

淮江县令俯首低头,颤抖着声音道:“微臣知罪!”

“明知治下有水匪,为祸百姓多年,却放任不管,视而不见。你就是这样当父母官的?且自己上折子请罪吧!”

淮江县令走出客栈后,终于没能撑住,软到在地。师爷忙扶住他:“大人!”

淮江县令面色凄苦:“完了,全完了。但愿我的妻儿老能保得住。“

师爷见此也是一脸苦色,陛下一家三口,一进淮江便遭遇劫杀。

身为淮江县的师爷,他也难逃干系,可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实在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

打发了淮江县令后,景衍提给京城那边写信。写完后卷起来,塞进竹筒中交给沧海:“给太上皇传过去。”

沧海接了东西,应声退下。

几天之后,京城传来消息。太上皇下召,调集人手,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打击水匪路霸.......

过了淮江再往北就到了盖县。

盖县也属于淮江冲积平原。数百年前,淮江还未改道时,便是经由盖县往东入的海。因此土地平坦,十分肥沃,也是粮食出产的大县。

此时,正值六月,官道两边的田野里,一片绿意盎然,水稻长势极好。

因为天气太热,大家怕马儿中暑,就停了马车,在官道边的茶棚里喝碗绿豆汤解暑。顺便牵着马儿去道边的沟渠里喝水。

不远处,几个农人戴着斗笠,分散在田里劳作。

景衍踩着湿滑的田埂走过去,跟一位正在拔草的老农聊天:“老丈,今年的水稻长势挺好啊!”

老农抬起头,便见得田埂上一位身长玉立的青年,正同他话,暗道这年轻人长的可真好。

老农笑眯眯的:“是不赖哩。现在的稻种好,只要不遇上天灾,手脚勤快,收的粮食上了税,足够一家人吃的,多的还能卖钱。”

“听您这话,老丈家里也种了不少田地?“

老农道:“有十来亩。一年能收一万斤稻子。后生,你家里也种庄稼吗?”

景衍含笑:“种的,水稻麦子都种。我父母和我娘子都喜欢种地,家里的园子里种满了东西,一般的瓜果蔬菜,几乎不用买。”

他身后的沧海和无崖想到刨瘸了的御花园,不禁嘴角抽搐着。不,那应该改叫“御菜园”更加贴切一些。

老农乐呵呵道:“那感情好。咱们老百姓们啊,还是得好好种地。想吃啥种啥,多自在。”

“老丈的是。”

景衍见日头大,就邀请老农到茶摊,一起喝碗绿豆汤。老农也没有拒绝,大大方方上了岸,就着沟渠里的水,洗了手脚,放下了裤子穿上草鞋,到了茶摊。

蒋禹清请老农一块坐下。摊主提了装满绿豆汤的大茶壶过来,给老丈倒了满满一大碗绿豆汤。

调侃道:“程家太爷,您老可真走运,下田拔个草还有贵人请你喝绿豆汤。”

程太爷道:“那是,我老头子运道一向好。”却原来,这摊主和程太爷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两人还是离得不远的邻居。

大家坐在一起喝汤话。然,一碗绿豆汤还没有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