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治大国者若烹小鲜(1 / 4)

很大的纰漏?

赵昆歪头,面露疑惑。

嬴政笑了笑,朝他道:“义父看了很多奏折,也总结出了不少为君之道,你要不要听听?”

“还请义父明示。”

赵昆拱手一礼,虚心请教。

嬴政笑着点头道:“既然你有学习之心,那我今天就跟你聊聊,这第一呢,你说得不错,朝廷不能一味的付出,所以赈灾不能要多少,就给多少。”

“大秦养了那么多官吏,不能让他们无所事事,得让他们办事才行!”

说着,又端起茶水抿了一口,接着道:“但是就算对半拨粮过去,你也得全盘考虑,这沿途有没有损耗,或者克扣。”

听到这话,赵昆恍然若悟的点了点头,旋即搬了个椅子,坐直身体,认真聆听。

嬴政笑着看了他一眼,继续道:“不仅要考虑损耗、克扣,还得考虑赈灾到不到位,需不需要派军队维持,以及地方官吏不作为,该如何处理等等问题,明白了吗?”

“明白了。”

“其实大秦以往的制度,都是治灾不赈灾,但自从你提出以工代赈,现在就慢慢转变为赈灾,这个先河不说他的好坏,但对目前来说,很有效果。”

赵昆皱了皱眉,没有接话。

嬴政沉吟着说道:“无论是赈灾,还是治灾,站在皇帝的角度,你需要定个规矩,有了规矩,地方的官吏才心里有数,才会尽心尽力去办事!”

话音刚落,赵昆心头一动,暗道自己义父果然是个当皇帝的料,这考虑的层次比自己高多了。

嬴政见赵昆脸上的表情不停变换,暗暗有些好笑,同时心里也很满意。

他从一个质子,一步步成为万人之上的始皇帝,积累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他相信自己儿子能继承自己的经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似乎感受到嬴政期待的目光,赵昆从感慨中回过神来,主动朝嬴政问:“那第二点呢?有什么纰漏?”

“这第二点,你都说在了点子上,但你要怎么去驾驭他们呢?”

“怎么驾驭他们?”

赵昆怔了怔,有些不解。

嬴政意味深长的道:“驭下之道,可不是一味的给。”

“这......”

赵昆语塞。

嬴政笑道:“给是要给,但该怎么给,给多少,这个你要考虑清楚,否则他们不会珍惜的!”

“比如你在石碑上刻功德,如果人人都刻,那就太廉价了,反而会让百姓的热情大打折扣,所以你得设置门槛,难度越高,奖励越大,这样百姓才能挑战自我,踊跃参与。”

此话一出,赵昆双拳紧握。

从嬴政的话中,他的思路越发宽广。

这种经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的。

“义父说得对。”

赵昆重重的点头:“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嬴政听到赵昆的话,怔了怔,恍然想起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不易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胡乱折腾。

这小子.....莫非在点朕?

想到这,嬴政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昆儿能有此明悟,非常好,不错,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这点我倒是有些心急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秦皇行宫某处偏殿。

胡亥神色有些萎靡的手托下巴,赵高在一旁低声安慰。

“公子,不要丧失斗志,你是老奴的全部,你才是大秦的继承者,未来的皇帝。”

说着,他面露狠戾之色,愤愤的道:“那个庶子,来了频阳后,越来越春风得意,不知道频阳是不是他的转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