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地不仁(2 / 3)

春,为暖阁热量的并不是会发出恼人烟气的炭火,而是在厚厚地砖下面铺设的地龙,火道里的柴薪会缓慢燃烧,徐徐散发热量,保证贵人们无俱风霜,阖家安乐。

只不过取暖地龙使用起来稍微麻烦些,用不了几天便要更换地龙里的柴薪。管家有交待,为了将烟火气将到最小,地龙里一定要铺设顶级的银丝炭,再铺上极厚的锯末,因为家主年级大了,受不得烟气。

这是不过几百两银子的小花销,丝毫不会影响这座四进大宅的运作,像这种暖阁这座大宅中至少还有三处,皆因主人喜欢在冬天到府中不同位置的暖阁中,开窗凭眺不同的景致。

饮茶时主人喜欢欣赏待放的腊梅,所以要去花园里的那处暖阁。观府中舞姬跳舞时,他喜欢池塘边的那间暖阁,因为那里人较少,没人能听到暖阁里发出的声响。

总之四间暖阁各有用处,秩序与规矩是这所府邸主人治理家事的最低要求。

此时主人书房附近的暖阁里正有几位官员在喝茶,因为房间有些热,管家甚至还让丫鬟打开了暖阁内用来通风的气窗。

官员们此时都已换上主家准备的轻薄春衫,丫鬟与舞姬们穿得更是肉隐肉现。

弥漫着清香的暖阁内,舞姬们翩翩起舞,官员们举杯闲谈间茶香四溢,只不过暖阁中的主位一直空着。

房间里面最小的也是五品官,官阶最高的则有两位从二品大员,外加四位正三品大员,可这些人居然没有一人能坐上主客位。

暖阁大门无声打开,一股寒风涌入室内,刚才还在喝茶的官员同时起身,向出现在门口的一位老人作揖行礼。

老人边迈步入内,边供手客气道:“列位大人请恕老朽来晚了些,担不起各位朝中栋梁行礼问候。老朽至多不过是一介闲人,各位百忙之中能来看望,心中已是喜欢出望外,还请诸位坐下说话。”

老人虽然话说得客气,但在他没有入座前,暖阁中的官员无人敢率先坐下,可以说他们面对重熙皇帝时都没有这么恭敬。

因为重熙皇帝做事时至少还要讲些面子,守些明面上的规矩,而大家眼前这位老人,他本身就代表着规矩。大晋朝堂几十年来的很多大事,背后依稀都有他的身影。

老人坐上主位端起茶杯,其余人才各自入座,所有人的目光全看向老人,无一人轻易出声。

老人喝过一口茶后,才展颜一笑,脸上的皱纹堆在一起就像野地里风干的桔子。在座的所有人马上开始称赞老人老当益壮,鹤发童颜,不愧为大晋三朝元老,定海神针。

老人收了笑脸放下茶杯,悠悠叹了口气,满怀忧虑的对众人说道:“今日请列位大人前来,实是万不得已。按说老朽已多年不理俗事,就应该安静的在府里等死才对...”

老人话说一半便打住,抬头观察起暖阁内众人脸色。

一位红光满面的从二品官员率先起身说道:“老大人说得这是哪里话,在座之人皆出至老大人门墙。我等以往向老大人问策时,老大人从不轻易谈及国政,实乃真君子也。如今城内外百姓嗷嗷待哺,朝中正义之士忧心如焚,老人何不教教我等该如何为民请命,一起上疏陛下以解民困?”

老人自嘲地摆摆手,低头端起茶杯,开始喝起茶来。

一位三品官员起身,施礼后劝道:“先帝在时就称赞老大人是大晋的中流砥柱,如今先帝离世已经四十余年,大晋像老大人这样的定海神针,已然不多。就算您老对朝局心灰意冷,晚辈还是要请老大人多为江山社稷考量,多为这天下百姓谋福,多为我等指点迷津。”

阁中众人全都出言附和,劝老人帮他们拿些主意,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老人无奈下冲管家使个眼色,管家会意马上领着丫鬟与舞姬退入暖阁。

老人等暖阁大门再次关闭,才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