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阴阳太极(2 / 3)

护军道:“大人千万别误会,小人并没有从陛下那里得到特殊的旨意。小人就是领命护送老尚书回乡,记下一路上都有谁跟老尚书有过接触。顺便留意京城中是否有人与老尚书暗中往来。”

“如今出了这种事,你的差事自然可以终止,按先前的话,回京后你自己安排即可。把心放在肚子里,你我都是为陛下效命,不论如何本官不会与你为难。”

“那小人便谢过大人,属下名叫...”

肖华飞再次将这人的话打断,冷冷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不用告诉我,也无需告诉我,你且去吧,不许让人知道你我二人谈过何事。”

这名护军被肖华飞赶出房间,肖华飞一向有麻烦就想躲,根本没有兴趣参与到皇帝的秘密谋划当中。

知道不该知晓的秘密与安稳活着哪个更香,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明智的选择后者。无知才是福 报。

肖华飞将这名暗探的事放在脑后,再次招呼马远进屋,同时吴苟道也从官驿外回来,禀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保宁县影龙卫来报,那名县衙仵作已然落水而死,反正活人他们没有抓到,只能送来一具尸体与京城刚发过来的飞鸽密信。

吴苟道已经查看过仵作尸体,初步认为是酒醉后坠河身亡,尸体上依旧没有发现明显伤痕,除了仵作脚上一双鞋子没有找到,尸体的衣物也基本完好,没有拉扯撕打的痕迹。

一切看上去自然而又顺理成章,只是冬天砸开冰面,坠入河中有些牵强外,并没有可疑之处。

看来保宁县的人做事很有章法,手段老道又及时,处处都能领先肖华飞一步。

时间已近正午,冬日的阳光刺破乌云,照亮了纸糊的窗户。

肖华飞心情略感烦躁,自从到保宁县以来,没有一件事顺利。大冬天河水封冻,一个大活人能落水而死,是说那仵作点子背呢,还是人为的幸运呢。

答案当然极为明显,巧合太多就是必然。

只不过肖华飞不知道,是有人事先觉察这个仵作是个漏洞,先他一步出手灭口。还是保宁县影龙卫已经和对方串通一气,帮助对方了结麻烦。

肖华飞手里把玩着影龙卫用来传递消息的细竹管,没有看吴苟道而是看向马远,问道:“马大哥觉得此事是否蹊跷,你说是不是有人猜到我们会去查那仵作,所以先弄死了他。”

马远道:“按我们掌握的情况,老尚书的死疑点很多。在这个节骨眼上帮他验尸的仵作又落水身亡,世上哪有这些赶巧的事。大人咱们要不要向京中求援,让指挥使再派些人手过来。”

肖华飞摇头叹道:“来不及了,若我猜得没错,这竹管里就是催咱们快点了结此事的上命。再说指挥使如果能多派人还会只叫我们几个过来?现在京城中恐怕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同时也在盯着咱们。一个不好你我想保住小命都难,不是得罪文官,便是得罪...”

肖华飞没有将陛下二字出说口,但马远与吴苟道瞬间明白,他说得是什么意思。

肖华飞将细竹管交给吴苟道,让他将里面的密信挑出来。

吴苟道小心的用一根银签剥去竹管上的火漆,再挑出腊封,将一个小纸卷倒出来。他并没有展开小纸卷,而是直接原样交到肖华飞手中。

肖华飞就是喜欢吴苟道这点,做事讲究分寸,很多事只需一个眼神,吴苟道便能做好。

轻轻将纸卷展开,上面只写有两个字,“心正”。

肖华飞又仔细看下刚挑下来的火漆,觉得并不是外人仿冒,才放心的将纸卷交给马,吴二人传阅。

肖华飞以前听人说起过重熙皇帝的行事风格,就是喜欢让臣子猜谜,凡事不肯说透。

如今这道命令,明显有皇帝的行事风格在里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臣子侥幸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