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奴颜(2 / 3)

老昏聩,遇事不辨,屡犯疏漏。着赐白银二百两,祖籍宅邸一座,回乡归养...银子就由内帑出吧。”

孙福心中一愣,他对赵杞夏熟得不能再熟。

这人是他的直属亲信,用得一向很顺手,为人又极懂官场规矩。

此人今年才四十出头,怎么就年老昏聩了?

孙福不确定这赵杞夏是不是在哪方面得罪了皇帝,也不敢出言替他辩解,万一赵杞夏真的有事非得连累到他身上不可。

孙福心中暗自发狠,寻思要不要在路上解决掉此人,只要人一死万事皆休。

重熙皇帝瞬间看透孙福的想法,忍住脸上的笑意,孙福这个奴才还是一惯的谨小慎微。

他喜欢这种一下就能把身边人看透的感觉,这让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天下最聪明最懂心人的那个神。

孙福见皇帝没有新的吩咐躬身叩拜,然后在袖中握紧拳头转身离去。

等孙福已走出十多步,重熙皇帝轻描淡写地喃喃说道:“让他活着回到老家,天说收他再收他。”

孙福脚步一颤,回身又拜,倒退着缓步走出皇帝寝殿。

孙福走到寝殿外招过来一个小太监,让他去传赵杞夏到公事房相见,然后才去二位皇孙那里传旨。

在二位皇孙那里好一顿奉承后,孙福才回到自己公事房,端起茶等着赵杞夏来拜见。

不多时赵杞夏满头大汗地跪倒在门外求见,孙福只是安静品着茶,全当没有听见。

他需要时间来思考皇帝的用意,既然已不用此人,为何还不杀掉此人。

赵杞夏在影龙卫多年,知道的污秽事可不少,就这么放出去怎么想都不太牢靠。

可皇帝的意思孙福不敢违背,近来重熙皇帝性子越来越乖张,连他都觉得是在提着脑袋做事。

思来想去喝光一盏茶,孙福觉得已大致猜到皇帝的想法,便起身到里间解手。

没办法太监与常人不同,对于尿意的忍受力要差许多,孙福净过手才吩咐门外的赵杞夏进门。

赵杞夏跪倒在孙福面前,恭敬地说道:“干爹叫儿子来可是有要事安排,不管什么事干爹只管写个条子就是,何必劳烦您老人家亲自吩咐。”

孙福面无表情,冰冷说道:“赵副指挥使的话老夫可不敢当,陛下有旨意”

赵杞夏不明白孙福为何如此冷淡,但听到有旨意还是马上挺直身子,重新把头磕在地上恭敬听旨。

孙福宣完旨意后,赵杞夏吓得浑身颤抖,根本不敢抬头。

赵杞夏边磕头边嘴里不住地求饶,恳求孙福在皇帝那里求情饶他一命。

孙福阴阳怪气地说道:“现在才求饶不嫌晚吗?你私下背着老夫做下的事,还当我不知道?就算老夫不与你计较,主子爷那里会轻饶你?再说主子爷也说了,不过是让你归家荣养,已是天恩浩荡,你不要不知足。”

赵杞夏大冬天里却汗流浃背,眼睛在眼框里提溜乱转,不知道哪些事该说,哪些事不该说。

只要是人就都有秘密,有些秘密被人发现不过是打几下板子就可以解决,但有些秘密就需要用命来赔。

孙福也不急翘起二郎腿,用茶盖一下下地磨着茶碗,那一声声瓷器摩擦声就像惊雷炸响在赵杞夏耳中。

赵杞夏最终受不住,身子一软摊倒在孙福脚下,用手拉扯着孙福的裤角,哭着说道:“儿子让猪油蒙了心,京城青楼妓馆里上半年该上交宫里的银子...被儿子私自留下半成...有不到二万两。”

孙福冷哼一声不置可否,似乎这事他早已知晓。

可他心中却对赵杞夏气恼已极,这王八蛋敢私吞陛下的银子,而后又不来孝敬自己属实该死。

孙福抬腿一踢,将裤子从赵杞夏手里拉出来,骂道:“赵指挥使好胆识,连宫里的用度都敢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