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倒卷珠帘,冀州败相(2 / 4)

了这些残兵,抗击金兵。

蔡京笑呵呵地安然承受了高勋的奉承:“秦桧既已经步入了老夫为他设下的局,那就已是冢中枯骨,朝中再无这个秦相了……”

~~

与此同时,被蔡京看作烂骨头的秦桧也成功抵达了他忠诚的冀州。

甚至已经开始焦头烂额了。

“吴总兵,你等怎会在此?”

秦桧难得的失态了,双目圆睁。

即便他知道蔡京肯定会不安好心,即便他知道冀州肯定有等着他的陷阱。

可秦桧却仍没做好心理准备,原本应该带兵在延平镇坚守的吴三桂,此刻竟出现在了冀州,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临时建立起的营帐外聚集着大批人马,靠南这边的兵马军容要稍稍整齐一些,一个个精神头十足,明盔亮甲,除了些连日赶路带来的风尘,别无杂乱。

驻扎在北边的兵马规模更大,但却异常散乱,战马、盔甲、旗帜上都是一道道暗黑色的干涸血迹。大多数士兵们身上的甲衣都带着刀痕箭孔,甚至还有的被打了个对穿,大多数人都身上挂伤,还有严重者伤口都生了蛆虫,不断低声哀嚎着。

这些兵将都疲惫无比,有的人甚至不顾这里嘈杂的环境,直接躺在地上打起了呼噜,外围那些还醒着的兵将却一个个眯放着眼睛,没完全睡过去。

目光偶尔略过南边驻扎着的兵马时,眼中都闪过一抹警惕和防备……

此时此刻,最中心的营帐中。

吴三桂今年四十出头,作为一个沙场将领来说,他还没到年老体衰的时候。

但又正是刚刚摆脱了年轻将领的冲动冒进,有丰富的征战经验的时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年龄。

只不过如今的吴三桂却没有一个四十岁将领该有的意气风发,而是须发散乱、嘴唇干裂、面上带着浓重的土灰,似乎连口水也来不及喝,连把脸也来不及洗,整个人看起来狼狈无比。

秦桧望着他这副样子,也是一脸惊色。

来冀州的路上,他就不止一次地设想过与吴三桂的争斗,勾心斗角。

该如何让他卸下防备,信任朝廷,又该如何一步步接过他手中的兵权,吴三桂会是何种反应?那些边军又有可能出现什么反应?蔡京那边会如何使绊子……

但秦桧却从未想过这种可能,吴三桂会以这样的形式,直挺挺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毫无心理准备。

“秦相,延平镇被金贼攻破,我等也是迫不得已,才一路逃至此地。”

狼狈的吴三桂眼中难掩疲色:“如今金贼的兵马已在追击的路上了。”

延平镇被破……

秦桧深吸一口气,渐渐冷静下来,他就知道吴三桂出现在这里必有缘由,但没想到是这么要命的缘由!

丢了延平镇不能继续牵制金兵也就罢了,他们这些人后面还跟着要命的追兵!

“既然有追兵,还不速速离去。”

秦桧从纷乱的思绪中猛然惊醒,噌地站起身,这才察觉到当下面临的险境。

还有金虏的追兵呢!

若是真被追上,岂不就万事皆休了?

吴三桂见他这幅慌张的样子,目中闪过一抹惊愕,但随即又急忙叫住他:“秦相且慢。”

“金虏的追击别有他意,若如此简单就不战而退,必要酿成大错!”

秦桧目中的焦灼稍稍褪去些许,回过头望着他:“难道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吴三桂咽了下口水:“秦相可曾听过倒卷珠帘?”

说着不带秦桧回答,他就直接道:“此乃杨爽将军擅长的兵法,曾在西北边关将突厥人杀的大败,也就是穆宗年间的那次白道大捷?”

“杨将军正是依靠精兵突袭,驱赶着突厥人的溃兵冲击其主阵,令其不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