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忍者(2 / 2)

容易,毕竟地面最多只要守半个球面,而正常情况下部队会选择地形作战,作战面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球面。

从轰炸角度分析,过重意味很难利用气动力,只能完全依赖魔法。重还导致同样的牵引力加速度变慢,慢意味着依赖重力的轰炸模式基本没办法用来打击野地里的魔族,只能选用弹道实弹或魔法武器。

有空军这种成熟的靠速度和高度占便宜的模式,为什么要发展出个空中的大靶子?

另外,空中要塞如果停在空中,还存在与战机部队的配合问题,也十分难以解决,至于额外的空中要塞防御武器体系都不去考虑了。

还不如发展更大型的空炸机和运输机。

所以还是要坐地,当作步兵堡垒用。

对陆军而言,飞行堡垒的意义就完全不同,等于随时可以在指定位置,给陆军预设的防护力,这也是陆军本身比较弱的一环。

以往的战斗中,不是没有魔族试图对陆军阵地释放范围杀伤法术,只是要么射程够不着,要么威力穿透不了基础的营区护盾。

营区护盾经历了几个版本,现在主要形式是固定车载。

车辆平台和可拆卸后半盖的装甲运兵车一样,只不过改成和设备融合一体,并且有涂装标识,重新微调过车还是比较重,一架蛮牛运输机塞两辆就一箱子弹都运不了了。

车载营区盾强度还是有一些,但魔法盾的形式,会削弱营区盾内的射击效果。比如本来15毫米蟒式可以在900外一枪蹦碎一只小恶魔(万一命中),开了盾之后,这个距离会缩短到五百米。

所以它还是很依赖人工观察、临时启动,陆军最好的防御仍然是物理存在的工事。

工事则分临时挖的和永久工事,显然在境外作战,基本没有条件做永久工事,以现在的信息获取渠道,临时部署的战斗提前量非常有限,半永久都不可能。

一个可以随时重新部署的堡垒,完全可以抛弃混凝土,采用更强的金属材料,要是怕被敌人烤乳猪,加空气隔热层就行。

一米厚的混凝土用钢来替代,达到同样的防御强度厚度不会超过20厘米,哪怕是纯实心的普通碳钢,总重量上还能占点便宜。

这么考虑确实是有一点用途,只是一年下来不知道能不能用到两次。

没有量的需求就很烦人,工业生产的积累基本没用,还要回归手动打造一个个的零部件……当然是用机床。

每次到这里就卡住,由于需求量趋近于零,王齐根本没办法下令研制。

这次也一样,综合考虑后还是决定做忍者,等巨构神树发育到一定规模,有了一定资源储备来生长额外器官,再考虑改造成飞行要塞的事。.

酒杯中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