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凡间教化,只争朝夕(2 / 3)

麟联合吴易开启了改革。

首先是在郡城造了一座王府,同时还建立慈幼司,施孤司等等部门。

对于读书人,还有藏有大量书籍,并且免费借阅的弘文馆,以此来拉拢寒门读书人。

功课优异者,还能受到王府的资助,赶考的路费等等。

当然,以宋麟的经验来看,这些只是小恩小惠,大多数人只会记一阵子,不会记一辈子。

真正让人认同的是理念。

以孟子、荀子等学说为基础,顾黄王唐朱等人为开展的英华学派就此发扬光大。

吴易渊博的学识也折服了不少人。

英王府。

一身华服的吴易正在处理公务,他这段时间每天睡觉不超过三个时辰。

“打击豪强、削减税赋、兴修水利、修整道路、改革乡兵;这些势在必行,李新太守将迎来三年之考,若是评为上上等,即可赶赴京师升官了……”

吴易心想。

这几人升入朝廷,再加上读书人科举入朝,影响力立马就上来了。

他们学派的思想也过硬,可能有不少人认同,再过十几年,说不定在朝廷也能排的上号。

吴国不是某些野蛮之国,学派的竞争绝大多数不会上升到肉体消灭,更不会因为几篇文章,随便扣出几个字眼便将人杀了。

吴易对东华丛林流传出来的理论很是有自信。

这些都是非常进步的理论,也不怕别人检验。

不出十年,自己必定成为一方大家。

这便是宋麟给他们定下的策略。

用过硬的政绩升官,用优秀的思想攻城略地,用圣人的手段治民。

在外人看来,东华丛林众人总是有种莫名的自信,只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大道有信心罢了,外人不可能了解。

山阴县城。

宋麟、正心、梅花正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

老者名为杨乾道,乃是当朝大儒,官至中枢,致仕之后回到老家养老。

“你最近的目标总是放在凡间,这么做意义是什么?此举也无法提升丛林实力。”梅花忽然问道。

他有些看不懂,不去闭关,也不去修炼法术。

反而搞起了教化。

“哈哈,在下既然改变了这两府六丛林,总得回馈一下凡人,至少带来一些改变嘛。”

“不然凡人原先是这种生计,我们来了也是这种,岂不是白来了?有什么区别。”

“道主说得对。”

杨乾道捋着胡须颇为赞许。

“本座索求不多,唯有清除故气,道法昌盛,民生安定罢了。”

“道主所言极是,老夫观摩许久,道主真是个言出必行的豪杰,东华丛林治下的百姓生计大为改善,请受老夫一拜!”

杨乾道忽然正色下拜。

“老太傅请起,使不得!”

宋麟连忙搀扶而起。

杨乾道是个好官,在位期间做了不少有益民生的实事。

同时也是个主张抗妖的主战派,为此得罪了道盟不少人,幸亏他门生故吏甚多,不然连养老的下场都没有。

为了争取这个朝野影响力都不错的老头,宋麟下了一番功夫,不仅亲自登门拜访,同时带他参观了丛林,看了学说和戒律。

而且陪同他观摩民生。

老头待了整整十天。

宋麟目的可能比较功利,却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种敬佩不是基于境界和法术,而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老夫以为吴国没有希望了,也罢,既然道主有如此心志,老夫舍命奉陪。”

杨乾道还有弟子,还有门人,以及朝廷的影响力。

他可以推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