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辩论愈发激烈(2 / 2)

一介布衣 肆意狂想 2277 字 2022-08-23

太监,一直在注视此间的一举一动,并且不停地在向宫中禀报。

……

皇宫。

后庭司掌印太监得到学宴上最新传来的消息,旋即马不停蹄的跑到养居殿,向皇帝呈报。

皇帝依然还在批着奏章。

按照北齐历来的传统,阅览奏章、在上批红这等事,本该是由掌印太监来做,也就是钱谨的份内事。

可自他登基以来,便大包大揽,事无巨细,皆亲自过问,批阅奏章亦是亲力亲为,使得朝野上下,无不慨叹其辛劳,颂道明君。

而他也自问从未懈怠过。

当今列国帝王,西楚武帝拓拔壅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弑杀良臣;南梁虞志帝萧蘅年龄幼小,难堪大仁,形同傀儡,朝政大权,皆为梁赵太后牢牢把控;东晋信陵帝宇文琛沉迷酒色,宠信奸佞,醉生梦死……

唯有他文帝李元亓,励精图治,呕心沥血,颇有帝王风骨。

自登基以来,削税减赋,重用贤臣,兴修水利,抵御蛮族,使得齐国迎来几十年不曾有过的盛世……

他算是明君吗?

肯定算。

如果这都不算是明君的话,那就没有明君了。

可明君毕竟不是圣人,未必事事都那么贤明,也会有不容人触碰的逆鳞。

文帝当然也有,他的逆鳞,就是衍王李玄极。

当初夺嫡之争,李玄极的势头可谓如日中天,但谁也没有料到,最终的胜者,竟是无人问津的李元亓。

皇室的更替换代总是残酷的,当时朝野上下几乎都认为,刚刚登基的文帝,必定会来一场大清洗,以各种罪名将李玄极、还有参与夺嫡的诸王们,全部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出人意料的是,文帝并没有那么做,甚至还对当初夺嫡势头最盛的李玄极委以重任,将军国大事,半数托付。

可他的慈悲,换来了什么?

换来了衍王李玄极的野心重新生根发芽,乃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平素便昭然若揭的拉拢朝臣,结党营私,最后更是觉得大事可为,反了……

那是一个无月的夜晚。

衍王串通宫中禁卫军副统领,与其里应外合,带领三百王府亲兵,杀入皇宫!

兵锋一度已经逼近文帝的寝宫!

若非最后是内阁首辅杨文昭闻讯,亲率儒家射门弟子入宫平叛,力挽狂澜,文帝必然已丧身于衍王的屠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