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昂贵鲍鱼,廉价青菜(1)(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6 字 2022-08-22

听着麦希明娓娓道来他从前的经历,再吃了一块鲍鱼,仔细品咂着那股悠长沁人的鲜香。林小麦似有所思,但又不敢肯定。刘师傅笑眯眯地问:“为什么现在没人做了?麦总知道原因么?”

麦希明说:“这一层缘故,那位大师没有告诉我。不过……在后期我回国的时候,某次机缘巧合,我知道了原因。”

很是了然地转过脸去,林小麦背着人,嘴角边泛起一丝微笑。刘师傅越发疑惑了,身子微微前倾,问:“之前不知道,回国之后又知道了,难道是有什么机缘不成?”

麦希明微笑道:“确实真的是凑巧。前阵子我们遇到了一场斗菜。是一条街上同日开张的两家酒楼打对垒。最后一道形意汤。那口汤走的时候鼎上鼎的路子,以十八道荤料入新瓦罐细火慢煲,肉烂浸染。封入冰块之后细煨,天然出好汤,取尽荤料里的精华而不见肉……入口荤香四溢,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扭脸看着刘师傅,看着刘师傅微微张开的嘴巴,肉呼呼的脸上还带几分滑稽。麦希明笑意越浓:“——如果用来这种鼎上鼎来装原只鲍鱼,隔水炖,那么鲍鱼自然也就吸收了瓦罐里的精华,尽得其细微滋味了。只是,现在是个连罐头鲍鱼都给弄出来的年代。要准备这么一只……或者说,一批的煨煮瓦罐,过于繁复不划算。饮食生意也是生意,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这不就没有人这么干咯?”

眼底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刘师傅轻轻叹了口气说:“麦总,你读书成绩一定很好,妥妥的三好学生。答的全都对了。就连萍水相逢的场面,也能够融会贯通进你学过的知识里面去。”

一直在旁边安安静静做听众的九爷,这会儿开腔了,说:“阿杨,原因真的是这样么?”

刘师傅点了点头,说:“没错。养一只鲍鱼罐要最少三天,而且还要讲究炭炉细火。就算光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土猪走地鸡游水湖鸭,还有看炉专门搭进去的人手……九爷你是汤中行家,你算一下这里面的成本?城里还有那些豪奢老饕,也会不计成本的搜罗好食材。鸡要飞天果园鸡,鸭要山塘半野生绿头鸭,猪要黑皮紧肉香石猪,另搭上干鲛皮海蛇骨拳心贝……养出一只纯荤汤罐,再来焖鲍鱼。那种瓦罐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鲍鱼一人一只,按人头算。”

夹起一棵托底的青菜送入口中,九爷笑着摇头:“有那种珍馐海味吃,自然是最好。没有的话,听听也就是长了见识了。我很知足的,山珍海味吃过见过穿肠过,青菜白饭做得好了,一样有滋味。比如讲这条青菜,我个人就觉得比鲍鱼还好吃了,吸满了鲍汁,又软又滑又清甜——这是正宗迟菜心吧?”

刘师傅乐了,说:“青菜白饭,越是寻常菜,越是至臻味,九爷境界高啊!不过呢,迟菜心是冬天才有的,这不是迟菜心,也是甜水种的高糖靓菜心啦!我也来整一条——”

林佳茵拍了拍肚皮,说:“今天真是饱了口福,不过怎么还没有青菜呢?”

程子华指了指鲍菌会,说:“那不是?还是粤人必离不开的绿叶菜,纯的,绿的。”

林佳茵笑着说:“可是上面有鲍鱼啊,难道说,诗房菜的八句诗里,青菜另算么?”

“怎么会呢。狄建民也是土生土长本地人啊。”刘师傅笑道,“这不是青菜就在眼前?”

他转动转盘,把最后一道菜转了过来。水晶器皿中,浸在清澈见底高汤有一团青绿。看到那细细的叶子和米粒大小的花苞儿,林佳茵这才露出满意的微笑:“哇,清热解毒马齿苋,我喜欢。”

九爷说:“你不怕苦啊?”

用公筷给九爷布菜,然后是刘师傅……把左右长辈都照顾到了,最后才轮到自己,林佳茵说:“夏天就是要吃苦的菜啊。何况马齿苋那一点点的苦,比起苦瓜根本不算什么。而苦瓜比起苦麦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