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期盼未来,口味我定(2)(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7 字 2022-08-22

他的手机屏幕上是一张新闻图片,上面一个厨师站在一桌子菜后面,一手捧着奖杯,一边和人握手合影。

那个厨师笑起来的嘴巴、鼻子、眉毛,和阿希一模一样。

阿希点头不迭,说:“是啊是啊,那是他的高光时刻了!可惜老爸没远见呢……获奖之后, 华侨宾馆中餐部开了很高工资给他,要请他去做大厨,他都不肯去。说做不来大酒楼按部就班的东西,还是大排档的厨房比较适合他。如果当时老窦愿意去受那个拘束,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日子就安乐咯!”

不知不觉地多聊了几句, 远处又有人招呼伙计,阿希仰起脸高声吆喝答应着,麻溜利索地奔了过去。看着他瘦削的背影, 林小麦说:“他好像有些嗔怪父辈的选择……也难怪,进了大酒楼里面,工作环境很大改善,有一份工资,还有社保和退休金,对儿女来说可以减少很大负担。”

麦希明说:“别人的家庭事,我们外人也不好说什么。不过,不问不知道,原来这儿还真的是第一鸡公煲。只可惜,做第一的师傅不在,这个第一,也就有名无实了。”

等高汤再次煮开还需要时间,林小麦打开了麦羹的包装塑料袋,说:“没关系,我们还要呆在这儿好几天呢。大不了多试几家,好好对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从前拿到了第一, 不一定就是现在的第一。如果手艺传承不下去,也就只能略表遗憾,然后继续寻味了。”

麦希明楞了一下,说:“林小麦,没想到你是这么狠得下心的人啊?”

“我在说事实啊,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拿再多的荣誉又如何?食客不认账,就是你的东西不行!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那个大妈打的塑料袋结有点儿牢固,林小麦拆了一会儿拆不开,改用小指甲挑,把结挑松动了,再一点点拆开来。

把尚有余温的麦羹打开了一次性饭碗的盖子,先递给麦希明,再留一碗给自己。看了看定定地瞧着自己的麦希明,林小麦倒是有些奇怪,但是没有往心里去,把干净的一次性勺子也递给了麦希明,说:“老板, 今晚没有主食。这就是主食了,你先尝尝?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再点别的。”

从她手中接过了勺子, 麦希明说:“我原以为你会很有人情味。毕竟你们是在街坊之间长大的……我们那边,华人之间也是以人情来往而著称的。甚至有个说法,形容我们就跟一条藤似的,砍断一条连着那条,过于顽强令人讨厌又不能不重视。呵……”

林小麦一时没能明白麦希明的感慨,她捋了捋垂落鬓边的一缕长发,把它挽回耳后,说:“老板,我不是很明白。人情味和食物的标准,应该是两件事,这是龙井茶和龙眼树,不搭嘎。”

其实,麦希明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平添出这股感慨来。

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他把注意力放回到了麦羹上面,用勺子略舀了一下,最后舀起了一勺,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气味很清淡……还带着……蛋香味。是打了鸡蛋熬的么?”

另一边,林小麦却已经喝了半碗麦羹下肚,一脸餍足享受。

她轻轻吐了口长气,说:“哎呀,好好喝啊。可惜有些放凉了,要是热的话,就更好喝了!我从来不知道小麦新鲜熬麦羹是这么美味的!”

被她一顿夸,惹得麦希明也尝了一口,不由得眼前一亮:“是很特别。用蛋,用麦粒,而且这么稠密软滑的口感……这麦羹到底是什么工艺?”

放下了已经喝得精光的碗,林小麦说:“老板,我查了资料。煮这样的麦羹,是用水淀粉或者藕粉澥了。麦粒蒸熟,加水磨成细糊。藕粉和麦粒糊,都得用细纱布过滤三次,这样出来的,就是跟豆浆一样细腻的麦子糊了。放在锅里,不断搅拌熬煮至浓稠,把生麦味熬出去,末了再加入煮熟切碎的麦子粒,煮软。再加鸡蛋,加糖,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