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半山种殖,优养优育(2)(1 / 2)

粤食记 三生三笑 213 字 2022-08-22

田园风光,本让人心旷神怡。

春日踏青,更加让人忘却凡尘俗事,诸般烦恼。

但看到远处被砍伐成瘌痢头似的工地时,满目舒畅驰骋的感觉不由得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佳茵指着那忙碌不休的工地,带着点试探性地问:“那边是准备,建工厂么?”

徐春娣耸了耸肩,说:“村委会里招商引资回来的大金主。那边原本是村里的小学,后来合并到镇上了,小学被荒废了好久。前阵子被人承包下来,要改造成工厂……你看看,那片堆着建材的水泥地,就是原来的篮球场。”

程子华说:“这样会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

又是耸肩,摊手,徐春娣说:“目前来看,也就是平了些地,倒了些树而已。希望村子里给力吧。毕竟同属一个村委会下面,多少算是邻居。我也希望有个好邻居来。”

边聊边走,来到素馨花架下,林佳茵和秋姐已在那凉亭下面坐着歇凉了。阵阵幽香送来,程子华不禁微微一笑,说:“有南加州夏日的感觉了,那时候夏日悠长,我们在花架下烧烤,打球,玩填字游戏……可从来没想过,这种花能够做甜品来食用。回来这段时间,我总是好奇,到底还有什么食材是不能入粤菜的呢?”

林佳茵听见了,就说:“如果是不能吃的,就用来做成饲料,喂能吃的——”

“走吧。”秋姐说,“哥,带他们去看看我们的瓜田。”

轻金属为骨,进口薄膜面料为面,宽将近十米,长数百米的保温大棚内,各色瓜果累累可爱,在柔和的折射光下闪着玉润的光芒。林佳茵来到一架秋茄架子前,叹道:“这秋茄……长得真好……老板,这种茄子成熟之后是绿色的。而且又长又软,绵软清甜。烹饪方法也极简单,直接上竹笼清蒸之后,沾一点煮过的甜酱油,就超下饭了。”

徐春娣很有感情地摸着肥肥壮壮的秋茄苗,说:“你说的是家常吃法……还有一种金贵吃法。是我们这边的人才有的。秋茄断生,酿入竹荪中,再裹粉浆软熘熟透,最后以三菇六耳熬成的素高汤内略熬煮。很费工夫火候……逢年过节的奉神宴上才吃得到呢。我这秋茄如今还没结果,等到结果的时候,套入特质的长条模具里,就会长得长短一样……特别适合那些有强迫症的收购商。但要说最好吃,其实还是天然舒展生长至瓜熟蒂落的那些。通常拿不到外面卖,就进了熟客和我们自家人肚子啰!”

“过去竹荪难得嘛……现在到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跟着徐春娣笑了,林佳茵眼睛一扫,有了新发现:“咦?叔叔,您这儿竟然有四角豆?”

强牺读牺。她跑到不远处一架长得很是肆意舒展的豆架前,拈起一根三寸长的豆子,又惊又喜:“哇,这四角豆是地道热带作物哦。叔叔你好厉害啊,竟然在这地方种活了!”

只见白皙的掌心里,绿莹莹的豆子四角成楞,程子华饶有兴致地拿起手机拍照,说话声里很是愉悦:“我还是第一次见,是可食用的品种么?”

林佳茵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连连点头,说:“当然能吃了,口感脆脆的。它只在我国热带地区生长……所以售价很贵。洋城里卖南国菜的饭馆子里,这道菜是必备的,哪怕是一份平凡无奇的清炒四角豆,都得卖好几十块钱。比得上肉价了!”

徐春娣很是自豪地说:“你说对了,四角豆真的很难种,要高温高湿,还怕冷……一冷就黑叶子,一黑叶子就死……但是它味道好啊,营养高啊,有市场啊。我决心一定要种活它,特意托了我在热带植物园里工作的老同学专门给我带过来一袋子良种。”

“先前试种了三十棵,发芽了,我很高兴,以为种活了,用竹竿子做好架子给它们爬。谁知道一个倒春寒,一夜之间全部死了,用生根粉泡都泡不活。我不信邪,又选了五十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