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舰队启航(1 / 2)

“队长,难道真的把师级重炮搬船上去了船在海上不停的晃悠这炮还能打的准么”另一名战士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作为军中战术思想最为活跃的部门,对于特种大队这些6军作战精英来说,打过海峡去解放全台湾可不是什么口号问题,而是实实在在任务或是目标。

从建国时算起,共和国的渡海攻台预案随着全球军事思维的变革,和共和国自身军事实力的提高,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个版本。

而在,把6军的军、师两级所属的重炮搬到舰艇的甲板上,作为抢滩登6时的直接支援火力,是共和国海、空军孱弱局面下最为可行的选择。

为了解决火力精度问题,当年的共和国军方甚至还把6军的多管火箭炮改装到了军舰之上,打算使用大面积的压制性火力,来解决支援火力精度不高的问题,这一切都将随着梁远的出现拐了一个小小的角度。

“你和老黑都是在一线打打杀杀的命,也不知道动动脑子,看看928的甲板哪有重炮的影子,那东西现在不放在甲板上放在船舱里,舰艇出海以后可是没有办法弄到甲板上去的。”熊伟信指着远处五峰山号两栖登6舰的甲板说道。

远处的五峰山号两栖登6舰上,依旧只是装备着出厂时的制式装备4门双联装57毫米舰炮和4门双联装25毫米舰炮,传说中的6军重炮根本没有半点影子。

“队长。到底是什么方案进行火力支援啊,也没听说海军那边有换装大口径舰炮的事情啊队长多少给同志们透点底吧。”第一个提问被熊伟信叫做老黑的战士,笑嘻嘻的凑了过来,问道。

“老黑也在越南呆过吧,我可不是指这几年在两山区域收拾越南白眼狼的事情。”熊伟信摆了摆手问道。

“呆过,美国6军虽说战斗意志不怎么样,但火力支援可是杠杠地,论火力支援,就是现在我们也比不上当年的美国6军。”

“美国6军的火力支援除了直属重炮之外还有什么最为常见”熊伟信笑吟吟的问道。

“空中支援”人群里响起了七八个人异口同声的声音。

“咱们空军啥时候这么有出息了我当了二十多年的兵,在任务里可从来都没见过那些长翅膀的家伙们。”老黑看着熊伟信的笑脸转眼把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强五这个不可能。歼七或是歼八航程都不够啊。队长。不会是轰六吧”老黑有些拽耳挠腮的揪住熊伟信问个不停。

“新机型暂时还在保密中,到时候大家都会见到的。”熊伟信看着那一列63式水6两栖坦克,已经全部驶入了五峰山号两栖登6舰,用力挥了挥手。打断了队员们七嘴八舌的疑问。

“全体集合。准备登舰。”熊伟信大声喊道。

陈广汉端着望远镜。站在五峰山号的楼作战指挥室里,看着正在做离岸出港动作,舷号为531的“鹰潭”导弹护卫舰。

作为支点计划的水面舰艇分队指挥官,陈广汉把自己的旗舰设置在了航最慢、武备最弱的五峰山两栖登6舰上。看起来很像是国际海军的惯例,不过对于压根就没有装备综合指挥系统的共和国两栖登6舰来说,陈广汉此举的意义倒不如看成是和6军同呼吸共命运的意思。<72型两栖登6舰是共和国在两栖登6作战装备上的次尝试,在北约组织代号为玉亭级的o72大型两栖登6舰排水量过3ooo吨,和共和国海军目前装备的绝对舰队主力o51型导弹驱逐舰属于一个级别。

<72型两栖登6舰海军只建了三艘,都配属给辖区包括台湾海峡的东海舰队,此次支点计划中部署的五峰山号两栖登6舰,是东海舰队借给南海舰队使用的。

此次支点计划的实施对于共和国军方的意义,甚至还要大于在19年华北平原举行的,共和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空、地联合作战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