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想民心的秦王政(九)(1 / 2)

(九)

“就凭这么个东西也想杀死朕?你确定不是在侮辱朕吗?”

笙歌看着脚边那个抖若筛糠,脸色发白,冷汗密布的彪形大汉传闻中的大力士,撇了撇嘴。

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看来,年轻时的张良不仅眼界不够,眼神儿也不好。

呵……

因为他灭六国,就该死?

因为他废分封,就该死?

“张良,你且看着,你能否杀了朕。”

“放他走……”

笙歌不顾张良的面红耳赤,对着身旁的蒙恬说道。

“陛下……”

蒙恬惊讶道。

“放他走,朕要让他看着朕的大秦帝国如何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张良,有什么刺杀朕的法子你随意使。”

“本来朕还打算对你委以重任,但如今的你还不够格。”

没有任何人生阅历的张良,还当不起大责。

张良看着越走越远的背影,瞪大的眼睛里有怒火,有不甘,有疑惑,还有蓬勃的生机。

这些话,之前并没有人跟他说过,他甚至也不曾设身处地的想过。

他是王公贵族之后,韩国不灭,他的确是锦衣玉食。

边疆的战火,难民的哀嚎,丝毫不会影响新郑的安宁。

是啊,从很多年前开始,韩国的大小战争就不曾真正断过。

有多少妻离子散,有多少家破人亡,有多少哀鸿遍野,有多少荒野白骨,他都不曾真正了解过。

他只是守着新郑这一方小小的都城,守着锦绣堆里的丞相府,便以为整个韩国都如新郑一般繁荣富庶。

其实,他早该明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这个天下就再也没有平静过半刻。

诸侯争霸,相互征伐,周天子名存实亡。

数百年的分裂割据,仿佛在百姓臣民眼中各为其政已是常态。

为何,他和那些六国旧贵族和儒生坚定的认为分封制就是顺应天道最好的制度呢。

若分封制毫无缺陷,又为何会出现几百年的乱世呢?

始皇帝统一六国牺牲的将士臣民,究竟是否死得其所?

张良茫然了。

今日始皇帝的一席话,让他开始怀疑原有的认知。

是他自己被迷雾障住了眼睛,看不清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途了吗?

张良陷入了沉思,任凭身后的士兵推搡,没有任何反应。

“张良,你好自为之。”

蒙恬把张良送到安全地方后,凶神恶煞的说道。

吾皇仁慈大气,不代表他们这些做臣下的也能眼睁睁看着皇上陷入危机。

如有下次,哪怕触怒圣上,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会把这些叛贼消灭。

始皇帝雄才伟略,绝不应该被这些人所耽搁。

蒙恬见张良呆愣愣的模样,也没在多说什么。

他看的分明,圣上动了惜才之心。

希望张良莫要让圣上失望。

……

……

张良和大力士的刺杀仿佛就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插曲,丝毫没有影响笙歌的兴致。

大秦帝国,于笙歌而言是全然陌生的。

倒是扶苏,有些诧异于笙歌的反应。

历代帝王,从没有任何人似父皇这般面对刺杀依旧胸有成竹,面不改色,甚至还能对着刺客一抒心中志向,最后放刺客一条生路。

甚至还有些不怕死的挑衅刺客,随意来……

父皇不是狂妄自大随口一说,而是底气十足。

他坚信他治国理政的方略能够有效实施,他坚信他心中畅想的蓝图可以实现。

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