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九章 青铜神坛(1 / 2)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195 字 2022-11-09

“专家会诊室。”

这是一间很有意思的会议室。

这里的专家会诊,当然不是指医生们会诊病人,而是考古专家们对文物进行会诊。

嗯,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种“看病”方法吧。

此时,在这间不大的会议室内,就已经坐满了十多位工作人员。

其中主要人员还是社科院考古所支援来的一线考古人员,以及几位在八号祭祀坑野外考古的四川所同事。

之所以,今天将大家都约到会诊室来,当然不是为了闲聊的。

在八号祭祀坑的考古工作中,林雅遇到了一个难题。

对考古工作来说,一旦遇到一些困难的地方,那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找上一群专家,大家一起开会讨论应该怎么处理。

而不是一个人硬着头皮去处理。

对待这些历史文物,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开会模拟一百次,也比不慎重随便下手,然后导致文物破损来得强!

“现在呢,神坛和神兽已经完全脱开了,这玩意不好处理。”

“现在上下两部分的土量非常的大。”

“我们想的是把整个下台基的土都掏掉……”

随着林雅的发言,参会的其他人不少都摇头叹气。

不能这么做,如果这样做的话,下面没有支撑,文物会塌陷下去。

现在,八号祭祀坑已经进入到了密集提取的阶段,也是整个提取工作中,最为困难的阶段。

而大家正在讨论的文物,是一件青铜神坛。

这是八号祭祀坑仅此一件的文物。

在之前的发掘工作中,也就只有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第一次发掘的时候,曾经出土过一件相同的青铜神坛。

但是与1986年吐出的神坛相比,这件八号祭祀坑内的神坛,体积更加的大,保存的也更加完整。

整个神坛高度有80厘米,而且这青铜神坛,应该只是半截,完整造型应该有一米多高。

青铜神坛的残件共分为3层,残高80厘米。

“挖下台基是不现实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川考古所研究员秦湛,皱着眉头否决了林雅提出的方案。

作为一直和泥土打交道的考古人,他太清楚台基的重要性了,八号祭祀坑里还有那么多文物,一旦台基下面的土被挖掉,会有塌陷之后文物倾倒的风险。

他摇了摇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目前青铜神坛的状态也是断裂开了,所以说我们通过分段式提取,先拿这个神兽,先把它拿出来,然后我们再对神坛进行提取把。”

“断裂成上下两个部分,那就先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来。”

大家讨论了一阵后,都觉得还是得一步一步来,认可了秦湛的想法。

之后,大家严肃的想了想做的发掘方案,到底还有没有漏洞,或者还有就是其他突发情况,就是自己在脑海里演练了一遍。

&nk后,林雅带着几个社科院的研究员,就开始对这个神坛进行提取发掘。

神坛被发现时就已经断裂,因此,考古队员打算分两次进行提取。

首先要提取的是顶部的小神兽,它的造型非常奇特,像是多种动物的混合体,躯干类似于马,长有大尾巴,嘴部十分宽大。

应该是一种三星堆人神话传说中的幻想神兽。

这种基于现有动物而“幻想”出来的神兽或者神灵,在全球早期文明中,都十分常见。

华夏的“龙”,就融合了非常多种动物的部位。

还有玄武,融合了龟和蛇。

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还有那些动物脑袋人身的各种神,也是融合之下的产物。

这件神坛的小神兽,应该也是如此,并不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