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六章 两千年前的文字,伸了一个懒腰。(1 / 2)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33 字 2022-09-18

海昏侯不愧对考古队员们给他取的“宝藏男孩”这个称呼。

他的墓葬里真的全都是大宝藏。

不过刚开始墓室内的清理工作而已。

两样足够改变华夏历史的发现,就争相出炉了。

一个疑似是西汉时期的蒸馏器,以及里头放置的西汉本土花生。

另一个则是满满一盒的冬虫夏草,将中央王朝与青藏高原的交往推前数百年,并且将冬虫夏草的药用历史推前了上千年!

光是这两样发现。

如果可以确定为真的话。

一个足够上国际顶级期刊,而且是两期连发。

另一个则足够轰动华夏中医学界、历史学界,重新著史!

任何一座墓葬,只要有其中一样发现,都足够轰动全国了。

而对海昏侯墓来说,这点震惊世人的发现,才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从目前发掘情况看,椁室早年已坍塌,且有地下水,所以历次盗掘没有对墓葬造成大的破坏。

这在全国汉代高等级墓葬的发掘中是十分少见的。

没有被盗墓贼破坏,那就代表着,这座墓中将会有非常多汉代重要的文物遗存!

这在华夏汉代考古来说,真的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幸事!

另一旁,在清理xz室的江西考古所和南昌考古所的队员,同样发现了非常多令人震惊的东西。

甚至论价值的话,可能比东藏室这边还要重要!

xz室里,有一间藏室,里面堆满了文书竹简!

xz室的文字信息非常丰富,文化内涵深厚!

在这间文书竹简的藏室内,足足堆满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

大部分竹简全部都缩成一团,如同一堆烂泥一般,堆在角落了。

但是作为专业的考古人员,江西考古所的大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些“烂泥”全部都是竹简和木牍!

也只有竹简和木牍堆积,才会形成这种“烂泥”!

在海昏侯墓之前,已经有无数先例了!

只是,如此多,乃至堆满了整个藏室的书籍竹简,在全国汉代考古中,依旧是最集中的一次发现!

虽然,这些竹简全部都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迹了,缩水较为严重的,甚至只卷曲成了头发丝大小。

但是,这都不是问题。

在荆州文保中心的技术支援下,这些竹简都能够修复回原本的样子!

是的,有荆州文保中心这个当世对漆木器修复、竹简修复最为专业的机构做支撑,华夏考古人对挖出竹简,是一点都不担心能不能修复的!

从xz室内发现大量竹简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到了荆州文保中心。

为了避免现场竹简提取时,发生损坏。

毕竟这些竹简的保存情况,已经很一般了。

原本坚硬的竹简,早就成了一滩滩比煮过头的面条还要稀烂的“泥状物”,以及一部分缩成头发丝样子的黑线。

江西考古所和南昌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对这种竹简的提取工作,是比较空白的。

毕竟江西这块地方,在以前其实也属于是文化荒漠。

别说西汉时期了,就算是到了三国时期,华夏南方也不是啥文风多茂盛的地方,没多少读书人的。

而且南方最重要的读书人中心,是在荆州,非江西这种曾经的淮夷之地。

要到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之后,江西这边的文风才渐渐兴盛起来。

而到那个时候,竹简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了,西晋和东晋时期,纸张的制造已经趋于成熟,基本上取代了竹简的作用。

自然,在江西等地,也就很少会有竹简出土。

虽然说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江西和南昌考古所的考古队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