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章 散发异香的千年古墓(1 / 2)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33 字 2022-09-15

“开墓?”

“开!”站在墓室外,孔建与温远根对视一眼,共同做出了开启墓室的决定。

而在他们身后,站着一堆拿着各种高科技仪器的科技考古人员。当年,秦陵兵马俑出土时全为彩色、出土后即被氧化表面颜色在数小时内褪色、变成了黄褐色。

因此,本次出土物如何进行保护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地下物在考古发掘之前,与封闭的埋葬环境,已经形成了相对平衡的体系。

只要不打破这个体系,那内部物的腐蚀和劣化,就会被控制在一个稳定、缓慢的过程中。

这也是的物在历经千百年后,出土仍旧能保留原有状态。比如那把在凤凰山汉墓群发现的不锈青铜剑。

但是,物在出土后,这种平衡状态就会立马被打破。含氧量丰富的空气,会使得物迅速被氧化。

环境的湿温度变化,也会使物表面水分不均衡蒸发,从而出现快速干裂、变形。

并且各种人眼看不到的魏蜀吴,也会随着考古人员的进入,迅速滋生,对物造成危害。

甚至就连光线,都会加速物的氧化和分解。如果这次发掘的是一般的墓葬,或者说是不确定墓主人身份的墓葬。

那考古人员也没办法针对性的做出现场物保护。但是这次南昌海昏侯墓不同。

首先,在没有进入墓室的情况下,大家就基本已经确定,这是初代海昏侯墓了。

其次,通过地理和献研究,可以知道这座墓之前一直是沉于水下的。虽然后来又重新上浮了。

但是地下十几米深的墓葬位置,应该是一直都处于一个很湿润的环境之中。

干千年,湿万年嘛!可以预见,这座墓内的物保存情况肯定是非常不错的。

既然如此,那如果考古工作人员进入墓室,反而破坏了物的保护情况,那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如果放在以前,哪怕是一年以前。面对这个困境,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选择强行发掘。

因为已经发现盗洞了,而且还有盗洞打入了墓室之中,哪怕只是打到墓室的最角落,那也说明这座墓被盗了。

既然被盗了,那就有抢救性发掘的必要。因为谁也不知道,现在墓中的情况如何,或许因为盗墓贼进入墓室,导致墓室内的平衡已经被破坏了,也许有很大一部分物已经加速氧化了。

而且这座墓闹出这么大动静,也很难去保护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如果这次不抢救性发掘,以后早晚有一天,这座墓会被盗墓贼盗挖。面对盗墓贼,目前的物保护人员,是没有办法全面防范的。

方圆一万多平方米的墓园区,五公里的遗址区,真没办法保护好。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先抢救性发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之前上面下令暂停主墓室的发掘工作,就是为了调配一系列高科技考古设备。

从华夏科技大学,专门调配来的一系列用于物保护的设备,全都是高精尖仪器。

移动式低氧气体工作站、低氧工作室、低氧储藏柜、古尸低氧储藏柜、真空低氧密封储藏装置一系列的低氧链系统,以及成套设备,均为首次应用于考古物保护。

这些设备之前都不是应用于考古领域的,而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军事等武器保护领域。

以前都是拿来在导弹领域做防护的,杜绝其化学、电化学及霉变等损害。

简单的说。就是以前我们国家的大蘑孤,就是用这些设备来封存的!将这些高科技设备,拿来利用与考古领域,还是国内首次!

有了这些设备的帮助,可以直接创造出一个低氧环境。重要物一出土,就可以封存于低氧的空间之中。

这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物的氧化问题。可以说,解决了氧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