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章 商亡于酒(1 / 2)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195 字 2022-08-21

傍晚。

结束了一天考古工作后的社科院考古所,与广州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齐聚在广州的夜市大排档上。

一天辛苦的考古清理工作结束后,如果能来几瓶小麦果汁,无疑是非常解乏的事情。

“嗬...哈。”

满满的往嘴里灌了一大杯酒,庄云鹏舒服的打了个酒嗝。

“还得是小麦果汁过瘾啊。”

坐在他旁边的陈翰,夹起一颗虾仁送入嘴中,笑着摇了摇头。

“庄师兄,你可得收着点,别喝多了明天起不来。”

“喝酒误事啊。”

“不会,我可是千杯不醉的,堪比古之李白!”庄云鹏得意的扬了扬眉,又为自己满上了一杯,咕噜咕噜的往嘴里灌。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虽然喝的是啤酒,却硬生生给他喝出了白酒的气势。

正在小口抿着酒的傅所长,笑吟吟的说道:“小庄好酒量,应该是北方人吧?”

“对,我东北的!”

“怪不得拿啤酒当水喝。”傅所长澹笑着。

见庄云鹏一杯刚下肚,又满上了一杯,孔建文皱了皱眉:“小庄,你师弟说的没错,喝酒误事,少喝点。”

“可别忘记了,大邑商就是亡于酒!”

干考古的嘛,开口闭口总是离不开历史。

听到老师这话,庄云鹏也不敢再喝这么勐了,讪讪一笑,改为小口慢酌。

商亡于酒,可不是一个笑谈。

商代人喜欢喝酒,从商王至一般平民阶层,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嗜酒之风。

据考古学证明。

在近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有的酒器。

说明在原始社会,华夏酿酒已很盛行。

而商人,更是将酿酒推向了高峰。

所有出土的商代遗址中,青铜器里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

而且商人的青铜酒器,样式非常丰富,五花八门。

十个青铜器里,有六个都是用来饮酒的。

剩下四个里,也有两个可以辅助饮酒。

而且商人很会酿酒。

当时不但有用粮食酿造的米酒,还有药酒、果酒,甚至用麦子酿造的类似现代啤酒一样的酒品也有。

1980年,河南商代后期出土的一座古墓里,发现了一个密封的罐子。

分析表明,罐子中残留的液体为葡萄酒。

华夏人酿造葡萄酒的历史,可比欧洲人还要早。

另外,在商中期的一个酿酒作坊遗址中,更是发现了枣、李子、桃等果物。

这也说明,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商人已经会熟练的使用各种水果来酿造果酒了。

从早商开始,商人的礼器就已经是重酒器而轻炊食器了。

以斛和爵为核心的酒器组合方式,几乎贯穿了整个商代。

这种重酒器的礼制,一直延续到晚商时期。

在殷墟妇好墓中,共出土了210件青铜容器,其中酒器的数量就约占74。

事实上商人嗜酒是一种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一种社会风气。

不只是贵族爱喝酒,平民也爱。

《尚书·酒诰》里,便是这么形容的:“惟慌腼于酒,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丧于殷。”

可见,在周人的眼里,商之所以会灭亡,就是亡于酒。

因为从上到下都嗜酒,自然会导致国家、社会的弥乱,政务无法正常处理,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这并非是周人为了抹黑商人,而强加的罪名。

因为周人在革鼎之后,就用《周礼》严格的约束了贵族和百姓喝酒的权利。

周公认为,嗜酒和暴政是商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