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一灯寻路(1 / 8)

“一灯大师,您怎么来了?”

听“虎贲军”来报,皇宫外来了一位庄严肃穆的老和尚,郭默还很是纳闷,猜测着是哪位高僧到访,没想到居然是一灯大师到了。

“阿弥陀佛,一别经年,不想殿下一变再变,如今飞天之势已成,一统宇内、指日可待,更是成就了‘先天之境’,可喜可贺啊!”

七八年没见,一灯却依然不显老态,看着一身便服的郭默,眼里都是满意的神色。

“朱兄,你也来了?”

跟在一灯身后的,就是有“书生”之称的朱子柳。

他是一灯大师最小的弟子,今年不过三十六七岁,难得的是文武全才。

“师傅——”

朱子柳还没说话,从他背后探出一个小脑袋,笑嘻嘻地看着郭默。

“过儿?是你吗?你怎么来了?你怎么跟一灯大师在一起了?”

郭默先是冲着一灯大师拱拱手,紧走了两步,来到杨过面前,一把将这小子给抱了起来。

三年多没见面了,现在的杨过已经八岁,常年练武又营养充足,站在那里都是半大小子了。

小杨过一眼就认出了郭默,要不是听到对方叫“师傅”,又看到这双熟悉的大眼睛,郭默都未必敢主动去认眼前的杨过。

“太子殿下......”

这时,朱子柳也过来跟郭默打招呼。

“哎,咱们相交于微末,一灯大师更是有道高僧,朱兄就不要用那些俗称来污彼此的耳朵了,还是叫我一声‘郭贤弟’吧。”

郭默急忙制止了朱子柳,他倒是很欣赏段家一贯处理朝廷和江湖的关系,因此,在江湖人面前,他更喜欢以“郭默”自居。

汴梁之战,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程珌和耶律楚材也先后赶到了汴梁城,这两人有明确的分工。

耶律楚材就任开封府知府,而老程珌则履行他礼部尚书的职责,为明年官家赵扩北上祭祖打前站。

金国原有的其他州府,全部划到河南经略安抚使杜杲的治下,治所依然设在洛阳城。

除了颍州由临安的胡榘出兵拿下之外,其他的州府,岳翱也只是各派去了两千“岳家军”,与其说是攻占,不如说是接收更加贴切。

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粮食问题,好在今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以整个大宋之力,解决这两百来万人的温饱,还是绰绰有余的。

郭默还是在汴梁城待了一个多月,并亲自主持了完颜赛不和师安石的葬礼,对于忠君爱国之人,郭默总是会让他们得到该有的哀荣。

厚葬完颜赛不和师安石之举,极大地安抚了金国降臣之心,这些人虽然大多数都不会留用,但是他们及其背后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崔立也得到了厚葬,其子崔勉经过郭默亲自“面试”之后,发现此子也是一个可造之才,就随手丢给了耶律楚材调教。

“哈哈,我早就听说了‘黑子校尉’的丰功伟绩,没想到居然是你啊。”

收降了崔立的几千人马,自然也就见到了那位黑子校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听风”从“靖难军”征调过来的陆平生。

当初,“听风”需要派出打入崔立军内部的人,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领头之人,既要武功不错,又要懂行伍之事。

因为是针对卫州的崔立军开展行动,陆乘风特意派人征询了郭靖的意见,最终,郭靖将自己的得力助手,“铁掌无情”陆平生给派了过去。

“有些事情,是属下擅自做主,差点儿坏了殿下的大事,属下......”

陆平生跟郭默结识的也早,随着郭默身份的转变,这位“铁掌无情”不自觉也有些“生疏”了起来。

“哈哈,我可没有怪罪于你,从结果来看,一切都刚刚好。下一步你是怎么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