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未战先怯(1 / 6)

临安城,福宁宫。

吏部尚书薛极、兵部尚书胡榘、户部尚书岳珂、御史台御史中丞卫泾等人,赫然在座。

一个个悠闲地品着“美人泪”,众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这个名字,这东西果然还是冰镇过之后,才更加地好喝。

“诸位,今日‘岳家军’就要发起灭金之战了,从眼下的局势来看,此次灭金之战,倒是没有太多的悬念。”

“大金覆灭之后,休养生息半年,朕想亲自到汴梁城去看看——”

官家赵扩喝的却是酸梅汤,这也是当年郭默鼓捣出的一种茶饮,竟深得赵扩的喜爱。

“官家,您是想迁都汴梁吗?”

坐在一旁的兵部尚书胡榘,慢慢地放下手中的酒杯,人老了,喝不动“英雄醉”了,却也对杯中的“美人泪”情有独钟。

“迁都?不会的。太子的心胸是一统宇内,如今大理已经不复存在,马上金国也将纳入大宋的版图,之后就是西夏,整个幽云十六州,或许还有部分西域或塞外。”

“太子是不会将都城安在汴梁的,听他的意思是想定都中都,不过,这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实现的。”

“朕的意思是,朕这个官家,是时候该传给太子了——”

赵扩再次喝了一口酸梅汤,一丝甘冽涌上心头,说出去这句话仿佛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官家,您......您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福宁殿里,虽然很多算是郭默的人,但是大多数还是跟随官家赵扩多少年的老臣子。

“官家,想必太子殿下不会跟您计较这些的。”

坐在上垂首的吏部尚书薛极,似乎听懂了赵扩的意思,澹澹地说道。

“哈哈,知我者,薛卿也。朕一直在这个位子上坐着,小七做燕王时,拿下了大理,做太子时又要灭了大金。”

“这分明就是一个开国之君的做派,放在整个大宋,也应当是我大宋的中兴之主,可惜,这些功绩却要被史官记在我赵扩的头上。”

“哈哈,如此殊荣,甚至都可以去泰山封禅了。朕有几斤几两朕还是心中有数的,真的再继续冒领小七的功劳,朕于汗青之上也会不安的。”

赵扩这番语重心长的话,福宁殿里一个个人精自然是能够听懂的,但是,却没人会附和他。

“官家,您对太子殿下的一片爱护之心,臣等能深深体会得到,可是,您觉得太子殿下会喜欢待在皇宫里吗?”

众人也知道无法劝阻官家,薛极就从另一个方面问道。

“薛卿,这一点朕也曾想过,好在也不急于一时。今年收复了金国的领土,明年开春朕率众臣北上祭祖。”

“在合适的时候,朕再宣布这个事情。就算到了那个时候,小七还想在江湖上逍遥几年,那也无妨。”

“朕现在的身体还算硬朗,看样子撑个十年八年也没什么大问题,朕也可以以‘太上皇’的名义,替小七处理政务。”

“小七的长子郭逸,今年也六岁了,朕替他撑几年,如果小七还不想老实待着,大不了让他儿子监国就是了。”

好吧,看来这老爷子考虑这件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连所有的后手都准备好了,宁愿自己退居太上皇,也要把历史功绩放到儿子头上。

“岳卿,此次‘岳家军’是灭金的主力军,小七的意思此战过后,会给你们家那小子一个侯爵,你现在还没封侯,不会对儿子心生怨怼吧?哈哈——”

赵扩显然不想在方才的问题上多做纠缠,就岔开了话题,反而开起了户部尚书岳珂的玩笑。

岳珂在六部尚书中,属于年龄最小的,身上的爵位自然也是最低。

纵观整个大宋朝野,这几年也就郭默手下那三支劲旅的都统制,刚刚被封了侯爵,而岳翱如果带着灭国之功,